方艳博客

  我愿与你一同成长!
■ 首 页新闻速递活力校园班级在线书香校园成长平台学术研究校务行政学陶师陶教师博客关于我们精品课程荣誉榜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龙】年五月十三

  正文
六月份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7/6 9:27:05  作者:方艳  点击:1138

浅谈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强烈的参教意识与低水平的家庭教育矛盾尖锐。家长急需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但由于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社会又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有效性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在这样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无论从儿童成长的需求、教师角色的责任、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等方面来看,中小学班主任因其教育专业背景和工作性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具有了其必然性与可能性。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教育指导  必然性  可能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发展的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与途径也多了起来,但这些途径与方式因主体的多元,指导内容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其有效性不足。因此,寻找更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重任的角色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从图书市场各种家庭教育图书以及培训市场各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涌现可见一斑。此外,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强烈欲望还表现在他们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从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很多时间都花在辅导孩子功课上。家长俨然成了老师在家中的“代言人”,督促、检查、批改、签字……

虽然家长的参教意识如此强烈,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较低。他们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与分工。他们热衷于做老师“代言人”时,却忘记了自己的父母角色。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重智轻德。家长的关心多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忽视家庭道德教育;2.感性多于理性。家庭教育问题处理多凭感觉和经验,缺少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背景,跟风现象明显;3.理念滞后,方法简单。家庭教育理念比较滞后,要么倚仗家长权威,要么保护过度放任娇纵。4.过度维权,干预学校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家长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但是因为缺乏起码的法律界限,家长们常常以维权为名干预学校教育。

一、现阶段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

家长空前的参教意识和低水平的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急切地需要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但如今的家庭教育指导却因种种因素的制约,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

1.家庭教育指导供求出现矛盾  

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缺乏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急需家庭教育指导,但社会各界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明显不足。家长家庭教育的紧迫与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的缺乏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矛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是教育的理想状态,但社会各界往往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的建设,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投入较少。

2.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商业性浓厚、专业性不足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专职的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很少。很多人看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商机,便成立了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但其中鱼龙混杂,很多工作人员并无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背景。此外,这些机构组织的活动多打着家庭教育指导的旗号,但其商业性浓厚,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3.家庭教育指导系统性不足

目前社会中较为正规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较少,大多是由学校开办的家长学校。由于学校有事务繁多,同时家长学校也非政府要求成立的。不少学校虽有家长学校,但并没有发挥其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学校很重视家长学校,但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指导缺乏系统性。如:家长学校多组织集体学习,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每次共同学习的时间也有限,因此很难将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家长;同时由于面对的家长人数较多,无法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家长的学习热情也因此日益退减。

二、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必然与可能性

家长强烈的参教意识与低水平的家庭教育间的矛盾、家庭教育指导供求矛盾、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的紧迫性与有效有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缺乏的矛盾,这三个主要矛盾急需一个既了解孩子又理解家长、既了解教育又精通教育的人来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搭桥。而这个人,非孩子的教师莫属,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有其必然性与可能性:

1.必然性

(1)儿童成长呼吁班主任参与家庭教育指导

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儿童的成长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的影响。目前,我们很多家长过分地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以为学校的教就能满足一切,因此轻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基。家庭教育是“人之初”教育,孩子在一出生就开始受到父母的影响,家庭氛围、父母言行都在第一时间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是“长成”教育,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补充”教育,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缺憾。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而如今的父母工作忙,缺少时间与精力进行额外学习,同时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也比较低。如何在这种现状下促进父母的学习与成长呢?很多学校开家长会时,先是全校集体家长会,再然后是分班级由班主任组织家长会,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家长对于班主任说的话更感兴趣,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信服其专业身份,绝大部分家长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接受老师的指导。尤其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比其他学科老师更加了解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能够结合平时的观察更全面地发现孩子存在的优缺点,给予孩子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其次家长望子成才心切,但他们家庭教育水平有限,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期待专业人士,尤其希望全面了解孩子的班主任给予具体问题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因此,由了解孩子的班主任带着家长用专业的视角了解“近在咫尺”的孩子是家长们共同的心理期待。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同时,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班主任通过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启发他们不断的自我完善。“孩子是家长的影子”,班主任如能引导父母学习进而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这种指导对于儿童而言才是最深远与持久的。

(2)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是教师角色赋予教师的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休养为子女作表率国家教育“中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出: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组织者,国家赋予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

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的职责是育人,应该完整地看待人,不仅要关注儿童在学校中的表现,还要关注其在家庭、社会中的状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观察孩子在其中的各方面表现;而家长主要是以家庭为背景,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全方位观察孩子,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就是一个很好的彼此扩充对孩子了解的途径。如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具有一致性,只有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表现才能称之为习惯。而教师能观察到的只是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了解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情况需要进一步和家长合作,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巩固。因此,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教师有责任完整地全面地看待人。

2.可能性

(1)较为充裕与自由的时间

相对于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以及学校创办的家长学校而言,班主任有更充裕与自由的时间参与家庭教育指导。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多,如QQ,短信家校通等。媒体的发展也促使家校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不受限制,更加自由开放。班主任与家长可以通过现代媒体及时互相反馈孩子的表现及交流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可就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即时性。

除此,每个学校都要求班主任定期组织家长会。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系统的知识,同时结合现阶段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导,班级团体指导后也有时间与机会进一步进行小团体的反馈指导。

(2)系统全面的知识背景

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入职前都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同时他们在入职时也是经过较为专业的考核,合格者才能成为教师。而班主任则是在学校中更加突出的一些优秀教师,他们的知识背景更加系统全面,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这些也为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3)对儿童的了解与把握

正是由于教师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背景,因此他们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能正确处理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相较于家长而言,他们能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各种表现。正因为家长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很多时候他们读不懂“近在咫尺”的孩子,往往容易误解孩子,采取不恰当的处理办法,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在校期间,班主任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机会了解儿童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因此,班主任有能力带着家长通过专业的视角了解自己的孩子。

(4)亲师关系

社会中的一些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以及学校的家长学校,很多时候都是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家庭教育问题方面缺乏指导。而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于教育教学本身、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都是很有效的。首先,由于教师的专业身份,家长很信任教师,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了解孩子,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家长而言,结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指导,他们也更有热情与耐心。班主任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增强家长对于教师的信任理解、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教师怎样指导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2】 【美】珀文,等.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黄希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赫延德.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M】.沈阳:万寿出版公司,2006.


分类:学术研究 > 教学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方艳
 打印本文 另存为Word文档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百度收藏

上一篇:班级布置  下一篇:方艳 9月份 教学反思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博主资料

学校: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Email:1065818655@qq.com
Tel:15298391417
Mobile: 15298391417
QQ:2905818883
日志:147篇
评论:30篇

 最新日志
向阳五五中队六月节日主题活动
向阳班班主任成长故事4
向阳班班主任的成长故事3[图]
让小班成为滋养特殊儿童的土壤
向阳班家庭会议指导
向阳班节气主题课程之小满
家校合作:从换位思考开始
班集体成长目标计划
爸爸妈妈,让我更懂您
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角
 最新评论
 相关日志
德育论文记录
德育相关公开课材料
班主任个人成长——德育思考分享…
亲子沟通个别指导
家校携手
 一周热门
 最新图片
 日志索引
■『新闻速递[0篇]
■『活力校园[12篇]
■『班级在线[0篇]
■『书香校园[2篇]
■『成长平台[0篇]
■『学术研究[18篇]
■『校务行政[0篇]
■『学陶师陶[0篇]
■『教师博客[114篇]
■『关于我们[0篇]
■『精品课程[0篇]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84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