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博客 |
“云”班会,吹响线上欢乐集结号 —— ——抗击疫情线上心理班会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1/6/16 15:51:35 作者:吴双 点击:3728 新冠肺炎在这个冬天席卷了全球,伴随着中国一声声清零的疫情快报,学生已经在家中抗疫将近两个月了,但是战疫仍未结束。这个特殊的假期注定是学生们人生中一次特殊的经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次疫情是他们从出生起第一次切身体验到灾难,关键事件就是我们教育的契机所在,如何给孩子们的心灵种上积极向上的好种子,来排挤掉网络上、社会上传播的各种负面能量,就看老师能不能抓住这个契机。 【案例背景】 随着家长陆陆续续复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陪伴,学生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不快乐。在缺少玩耍空间的家中,在没有同学陪伴的时光里,孩子们似乎越来越烦闷,陷入焦虑的情绪当中。儿童是十分害怕孤独的,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分享,惧怕一成不变的生活。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决定开展主题班会“宅家太久,空虚无聊寂寞烦?在家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目标是通过此次班会帮助学生减轻烦恼,学会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中寻找快乐、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案例描述】 一. 小组讨论,打开倾诉窗口 1. 布置课前准备:这段时间宅家时光,你有怎样的烦恼?请你们小 组之间进行讨论,解决这一道思考题,可以使用视频通话,也可以在电话手表的好友群讨论,组长汇总,周五分享。 2.除此之外,老师相信虽然居家抗疫有着诸多不便,但是宅在家中的生活却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请你们寻找居家生活中的让你感到快乐、幸福的瞬间,可以提前录制视频、拍照片、发文字等等。 设计意图:云班会提前布置学生小组讨论,一方面可以避免课堂上学生逐一汇报,重复刷屏,延长班会课用时。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在小组完成作业时进行沟通,互相开导,在和乐融融的氛围中满足孩子的社会性需要,缓解学生的焦虑,让快乐的号角在准备阶段就吹响。 二.五大烦闷,回字法解决。 1.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开始了,哪位小朋友算过,咱们已经多久 没见面了呢?掐指一数,我们已经有44天没有见面了,老师知道这44天可把你们憋坏了,之前老师请每个小组汇总了自己的烦心事,下面就请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2. 听完四位小组的烦心事,你们有发现烦心事可以分为几大类吗? 生1:我发现了,很多小朋友都说爸爸妈妈什么都要管,太唠叨了。 生2:我还发现许多同学不知道自己每天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很无聊。 生3:我和很多人一样想同学,想老师,想学校了。 生4:我发现有些同学很担心这个病毒,会不会感染自己身边的人,也很担心一线的医护人员们。 生5:还有一些人觉得因为疫情自己不能出去玩,很郁闷。 3. 大家的烦心事都很集中,下面进入“你的难题我来帮”环节,请你看看这里面有哪些烦心事是你能给他建议的呢?谁来抢答? 生1:我觉得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可以给自己列一个规划表,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 生2: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无聊啦,像我就最喜欢拼乐高。 生3:我觉得想同学的人可以给同学写信,正好我们上学期才刚刚学过如何写信。也可以给同学打电话,我们可以陪他聊天! 4. 同学们提供了很多种解决方法,主要可以概括为:规律生活作息、 发展兴趣爱好、和同学老师保持联系。但老师发现很多同学似乎觉得我们对家长和病毒没有办法,没有人提建议,难道这两项烦心事就没办法解决了吗? 5.老师这里送给大家一个字“回”。(ppt演示)回字有两个框,那些引起我们焦虑的事情就是回字的大框,而回字里面的蓝色小框是我们自己能做出的改变,中间空白的部分就是我们虽然关心却无法改变的部分,比如父母的情绪和疫情的发展,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上面,你就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更加焦虑,但是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出的改变上,你就会是积极的快乐的。 那么我们再来回头看一看,对于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疫情带来的烦闷,我们从自身考虑,又能做些什么? 生1:爸爸妈妈其实也是为我好,我争取不惹他们生气。 生2:我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他们不那么累就不会容易生气了。 生3:其实老师之前给我们看了很多视频,告诉我们怎么能够避免被传染,我们只要都做到,就不用太担心。 6.恭喜你们学会了自我调节的方法,就是更多地关注自己能做什么,从切实可行的一步步入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学生烦恼这一环节中,经历了“提出烦恼”—“解决烦恼”—“调试心理预期”三个步骤,许多学生的烦恼和焦虑来源于心理预期过高,通过“回”字法,让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烦恼都需要完完全全被改变,只要我们做到了自己可以做到的部分,就不必过度在意,从而起到梳理情绪的作用。 三.分享瞬间,发现“小确幸” 1. 快乐有时就像在天上飞的风筝一样,虽然有时你看不见它,但线在你手中,它不会飞远,只要你愿意,快乐就会随时围绕着你。那么这一周里,你记录了哪些让你快乐的瞬间呢?发在群中,将你的快乐传递给大家吧。 生1:这是我前天在小区里抬头散步看到的天空,我才发现春天已经到了,我太高兴了! 生2:我最高兴的就是和我的妹妹一起玩,这是我们一起跳舞的视频,不过,我跳的比她好看多了。 生3:昨天我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步,第一次挑战了四档的坡度,虽然出了很多汗,但我特别开心! 生4:上次我在家完成妈妈给我布置的练习卷,我一题都没有错,得了满分,妈妈奖励给我最爱吃的鸡腿,我吃的停不下来 。 2.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学习、散步、运动、陪伴家人、种植花草都可以带来快乐,别人的快乐也给你们带来了快乐,老师有一个提议,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的8:30—9:00,你们可以将自己的幸福瞬间,发在QQ群中的相册《我们的快乐瞬间》里,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好吗? 3.在班会的末尾,老师也有惊喜给大家,有一首歌你们肯定听过——《你笑起来真好看》,老师把里面的歌词修改了一下,让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吧!(打开QQ群视频,全班一起跟着老师唱) 设计思路:班会课的影响不应只存在于这短短的三十分钟内,班会的目标是更加长久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分享快乐,还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利用线上教学中群相册、群视频的影响,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在生活中追求快乐、创造快乐。 【案例分析】 当前的线上班会课与平时教室中的班会课教学相比,学习环境变了,组织方式变了,教学关系变了,管理方式变了,技术方式变了。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常态教学的方式,必须做出调整,用好云班会这个调整学生心理状态的法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因时制宜,定好班会主题。 当灾难出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儿童同样也不例外,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特征,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电话沟通,才能敏锐地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的转折点,开展适宜的主题班会。 第一阶段是警觉期,表现为高度警惕、不愿相信事实,同时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这时班主任需要利用班会给学生科普正确的防疫知识,分享来自于一线医生的建议,平复孩子高度紧张的情绪,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第二阶段为消极防御期,会感到无能为力、无助、悲伤、这时班主任可以分享积极的防疫消息,让学生意识到疫情是可控的,可治的,给学生打一针强心剂。 第三阶段是现实适应期,也就是本次班会课中,本班学生正处于的心理阶段,学生的生活方式在几次变动下逐渐稳定,找回原来有的状态,可以面对现实生活,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制定起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因为,规律性提升安全性、计划性增强稳定性;也可以像本次班会一样为学生找到调节心理状态,稳定情绪的方法。只要这三个阶段适应过去,学生便能从这种灾难化的情境中找到力量,更加积极地面对疫情。 2.线上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做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带动者。 线上直播并不是要老师做“主播”,线上教学中老师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我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设计学习活动入手,小组讨论、你的难题我来帮、分享快乐瞬间、合唱歌曲等,想办法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由被点名被提问这种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建议等。 而互动是线上教学的重要元素。运用网络教学时,以带入感和互动性为第一要素,没有互动,学生没事情可做,自然也就容易分心和疲惫,一定要争取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一个人交流、讨论, 让他不忍心离开这样的交流。同时教师要克服直播教学的疏离感,增强临场感,要充分利用抢答、在线投票、 拍照上传、视频通话等功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频率,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有所不足,在互动形式的呈现上较为单一,可以在后续孩子使用APP更加熟练后,放手让孩子进行更多地尝试。 3.线上班会教学可以设立成长小舞台 为了让孩子们见证自己的成长,激发学生参与班会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建立班会成长小舞台。本次班会,为了便于学生分享,我使用了群相册作为孩子们展示找寻快乐能力成长的舞台,当然,也可以利用QQ动态和微信朋友圈“晒”学生成长、分享学生在班会课后进步的过程。学生在班会上的精彩发言,全程“晒”;学生在班会后的思考总结,坚持“晒”;学生班会课后的精彩作品,主动“晒”。当然,这种“晒”不是简单地罗列, 需要精心设计。比如,在此次主题班会一个星期后,我将孩子上传的精彩瞬间分为“春意盎然”“自食其力”“合家欢”“青春活力”等小组,让学生为自己的照片配上一句话,制作了一份美篇晒在朋友圈里,其实这种“晒”不仅是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整理资源的过程。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2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