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蓉博客 |
自我管理我最棒 发布时间:2019/1/5 21:27:37 作者:朋蓉 点击:1613 自我管理我最棒 班级管理的实践证明,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自我管理不等于放任自流。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小学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开展一系列活动: 1. 进行生活、学习独立性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社会的到来,现在的学生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地需要成人的帮助和照料。这种状况是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利用各种教育机会,如晨会、班会、班队活动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同时学生家长取得一致意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 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班级的关系。儿童的自我管理并不只是管自己,而是要对自己、他人、集体全面负责。引导儿童自我管理首先应该使他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克服个人本位主义,使儿童的自我管理植根于集体中,具有集体的意蕴。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一方面要求每位同学照顾好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求同学关心他人和集体,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管理好班集体是每一位同学的职责。 3.保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如何爱护和调动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就是给予正面强化,使他们不断看到自己自我管理的成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感兴趣,而不愿去干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因此,不断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成了调动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小组目标管理;完善班干部竞选制度;每周能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小结,找出自己成功之处以树立信心,找出不足之处以明确前进方向;能开展民主评议;其次,我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而努力工作。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9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