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陶行知学校科学组全体教师在刘小伟校长的带领下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一场以“行走的科学”为主题的科学组校内教研。
首先是马芸老师分享的是来自四年级的《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以小小的导线作引,用一个个检测导电性的实验串起整个课堂。身边常见的物体是否导电?水是否导电?人是否导电?学生在这堂课上经历了“预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的环节,轻松突破了重难点。接着,杨慧语老师带来了一节二年级的课—《玩玻璃纸》,从欣赏美丽的舞台剧到自己成为一个灯光设计师,孩子们积极投身其中!没想到小小的玻璃纸竟然藏着这么神奇的科学知识!杨老师的课上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们在“做中学”!第三节课是由杨琳琳老师执教四年级《常见的岩石》一课,同学们从问题出发,想要通过“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了解岩石的种类、特征和形成等方面问题,杨老师便带领同学们用这两种科学方法研究了四种常见的岩石。通过学习同学们发现校园里的校名石、池塘里的假山、石头城鬼脸墙、汤山猿人洞都是岩石构成的,岩石就在我们身边。之后,由沙作伟老师和杨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场讲座,分别为《模型建构中的科学思维》和《浅谈科技活动》。沙老师的讲座以《雨和雪》为例谈了谈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建构学生的科学思维。在《雨和雪》这节课中,学生由模拟雨的形成迁移到如何模拟雪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思维得到了提升,知道了如何科学地设计一场实验。杨老师的讲座着眼于各种科技活动,罗列了大量的可参与的科技活动以及以往参加科技活动的数据,以数据和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我校科技活动参与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讲座最后,杨老师也结合自身经验对我校科技活动组织给出了一些方案。讲座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活动最后,刘小伟校长对此次的活动做出了点评和建议。刘校提出科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科学课堂要利用好学生脑袋里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课堂,最后要做到再将科学知识回归生活,如此循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如此一来,也真正地做到了让科学课堂“行走”起来,孩子既做到了在课堂上行走起来,也做到了让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教室内,“行走”于更广泛的空间。(信息员 王蓉 马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