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博客 |
减负增质,助力“双减” ——陶行知学校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与作业设计专题教研 发布时间:2021/12/13 9:35:39 作者:王蓉 点击:6133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11月30日,陶行知学校(小学部)开展数学高效课堂与作业设计专题教研。本次会议由教科室卜俊主任主持,李伟、刘小伟副校长以及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赵双双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本节课赵老师创新教学思路,创设问题,课堂紧紧围绕认识量角器、为什么要使用量角器、怎样使用量角器、多种情境下的量角器操作与实践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探索和创造中知道了量角工具的制造原理,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本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减负增效”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探索做出了有益的示范。 这节课后,结合高效课堂的话题,老师们又分年级从课内教学经验和课外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年级组韩翊老师重点谈到在数一数中提前渗透做标记的方法,在比一比和认位置中让学生对抽象概念有了初步感知,在分与合中利用游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年级组乔非凡老师从前四个单元中选择四道学生做的比较好的练习入手,分享日常是怎么进行教学、习题精准训练。最后,乔老师还谈到二年级数学在教学时应坚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变式练习、拓展提优;反复练习、攻克难点。 三年级组王敏慧老师从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四个易错点入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高效课堂教学经验。一是竖式计算:在课堂中,让学生结合学具理解算理算法。每1-2周开展一次计算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二是移多补少问题:提供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画图法。对移多补少问题的两种题型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画图的习惯;三是方阵问题:对方阵问题进行分类,提供每类题目的模型。在学生进行题组训练以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印象;四是长正方形问题:首先,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其次,对长正方形周长问题进行分类,帮助学生积累平面图形的解题经验。 四年级赵双双老师进行了双减背景下作业布置的分享。一、作业布置层次化。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二、作业布置多样化。布置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如计算题、基本应用题等常规作业外,还应编选一些操作题和开放性习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的内容。三、作业布置实践化。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变化作业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布置操作性作业、日记型作业。 五年级胡艺怀老师从“减负增效”这四个字出发,主要结合五年级占比最大的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部分的例子,从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个部分分析,提出了对于“减负”和“增效”两部分的新认识:减负要精准,增效要关注习题的思维含量。双减之下的作业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和能力生长的助推器。 活动最后,刘小伟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数学组的研究与探索。他强调“双减”政策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但“减负”更要“提质”,而提高作业有效性,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既要减下作业的总量,又要增作业设计的质量。他希望各位老师从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形成本年级特色作业布置方案,努力实现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呈现了全体数学教师的深度思考与实践,老师们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齐心协力,努力实践,让“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落实“减负增效”,努力使得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员 王蓉 卜俊)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8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