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叠嶂、钟灵毓秀、虎踞龙盘、人杰地灵……说起家乡南京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些美好的形容词。这座城市,记载了时光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也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深厚底蕴。然而,在81年前,它却遭遇了一场浩劫。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地闯进了我们的家园,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这场灾难中,三十余万无辜的同胞被残忍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六朝古都满目疮痍。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我们整个民族心头难以消弭的伤痛。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陶行知小学全体师生齐聚于操场。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国旗缓缓升起又徐徐半降。陈思翰同学向大家讲述了这段沉重的历史,郑天轶老师向遇难同胞致哀悼词。10点01分,防空警报在南京上空拉响,全校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低头默哀,悼念逝去的亡灵。

下午,我们五年级学生代表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中山码头丛葬地纪念碑处,开展以“永恒的记忆,历史的笔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陈列馆中,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记载的是岁月的沧桑痕迹。纪念碑前,孩子们在《和平宣言》和《少年中国说》的朗诵中,触摸历史深处的深重苦难。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递着孩子们不忘国耻的坚定意志和他们对和平的祈愿向往。在研学时,孩子们完成了相关的知识延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街头巷尾,也留下了他们四处奔走实地采访的身影。最后,孩子们在活动手册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中国梦。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整个民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追忆往昔,我们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我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