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构图》教学反思
构图这个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有些枯燥。如果讲得比较深奥,更不易被学生接受,也很难激起他们学习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本课的教学定位是欣赏评述的份量多一些,操作练习的比重轻些,即以大欣赏小练习的形式呈现。
构图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典型的几种构图形式,深入分析并略加渗透视觉中心、疏密对比等构图法则以及构图中隐含的画家的内心情感。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1)导入时,用作品“比一比”的方式,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找到画面大小和位置的不同处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2)运用画面“截一截”的形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同一景物因为不同的构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美感。
(3)在巩固构图知识的环节,运用“摆一摆”的方式,请学生用盆子和水果拼摆出画面构图,在此游戏性的学习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要求。
(4)作业练习有层次。有了“摆一摆”的学习基础,再适当增加一些生活物品进行构图的课堂练习,操作具有明显的递进性。不过,在试教时发现学生用铅笔工具来练习构图时,较容易走进对物品造型的纠结中,而忽略对构图的艺术化思考。后来,绘画时不用橡皮,工具改为勾线笔. 炭笔等,作画明显提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