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博客 |
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中期视导在陶行知小学进行 发布时间:2014/10/30 18:58:44 作者:王蓉 点击:1579 10月28日下午,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小学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探索”中期视导活动在陶小会议室举行。本项目由建邺区教育局牵头,建邺区教育局与南京晓庄学院共同承担,区教育局小教科、德体艺科、职社科等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南京市陶行知小学、建邺区实验小学、新城小学(含南校区)、南湖一小、南湖二小、南湖三小、爱达花园小学、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等九所小学共同参与。 南京市教育局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视导组的专家在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的带领下莅临指导。 项目成员单位南湖一小姜海宏校长、新城小学王凌校长、南湖三小刘海莉校长、晓庄一实小校长曹荣成校长、校长助理肖青青、新城小学南校区侯俊东校长、南湖二小盖劲松书记、建邺实验小学徐萍副校长等领导也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彭小虎校长代表课题组成员向视导组汇报了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中,彭校长谈到:基于完整人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很多有识之士一直不断呼吁,学校、家庭与社区应建立有机联系,共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家庭是人性的养育所”、“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的机构”、“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家庭、学校、社区是儿童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的三个场域,它们之间不是线性向上的发展关系,三个场域相互融合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发展提供动力、方向与支持。该项目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来自学校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也为社区的文化认同以及服务品质的提升提供思路、方法以及各种资源的支撑,最终形成家庭和谐、社区认同、学校优质的良性健康发展状态,为南京市教育名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彭校长也就目前项目研究中的困惑和未来发展方向,代表项目成员向专家组征询意见和指导。 听完汇报,与会领导观看了各校特色项目实践的微视频展示,进一步了解了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随后,各成员学校代表分别向专家组介绍了各校的特色项目建设情况。南湖一小姜海宏校长介绍了该校如何利用学校和社区特色资源举办活动课程,开展“四点钟学校”。晓庄一实小肖青青助理介绍了该校“国艺放学来吧”项目的实施情况。晓庄一实小利用“放学来吧”这一民非组织特色资源,帮助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辅导;开展社区中小学生课外传统文化艺术素养培育;弘扬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构建和谐人文南京。建邺实小徐萍主任汇报了学校《以社区特色教育助“台、侨胞”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探索》《消防娃娃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研究》《多元化建设10分钟社区教育惠民服务圈》三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意义、实践探索,并针对已有的研究探索向视导组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根据各校的汇报,视导组专家对整个项目研究情况给予了专业指导。 视导组专家认为该项目基于建邺区发达的社会教育基础,依托区教育局的行政推动、陶行知研究院一大批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研究人员的参与,以及每个参与学校操作层面的不懈探索,已经创造性地开展了很多项目研究工作。建邺可以补充家庭成员作为研究人员,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机制,使项目更好地体现专业引领、高效支持、全体配合。也有专家提出本项目基于“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理念,应从制度层面探索一种管理机制,以使儿童的发展获得家庭、学校、社区一致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在各个项目上结合具体行动给与专业支持,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理论高度上加强对于家庭教育与社区活动的培训。还有专家指出:“小学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探索”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话题,建邺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应当根据本区特色整体建构、开发资源、展现特色,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 视导组组长后有为主任充分肯定了几所学校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认为本项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认为《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探索》是建邺区教育内涵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在理论上,它的成果将丰富“一主两翼”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在实践中也将使各场域的工作更有成效,终将为南京市“教育名城”建设目标做出贡献。后主任对几所学校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参与项目的学校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交流,多讨论研究方向,多做些基础性的研究。 专家的指导让全体项目组的成员对今后的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几所学校将以更专注的态度,更全身心的投入,联合各校优势,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良性互动,为儿童完整人格的培养贡献我们的力量!(信息员 王蓉 卜俊)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8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