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教师博客
![]() ![]() ![]() ![]() [内部]德育论文撰写 发布人:毛雨辰 发布时间:2024/6/10 16:14:23 岁月不居,芳华有信,年轮,又换了一度春景。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万物都在向阳生长,展露着蓬勃的生命能量。看向窗外由沉睡状态被春风唤醒的生命,心里感慨颇深,我觉得,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民教师,就很像外面的春风春雨,都在润物无声之际,用爱的力量,暖的光芒,唤醒熟睡中的“生命。” 在我所任班主任的三年级(1)班,就有一个时刻处于“熟睡”状态的小生命,他沉浸在梦一样的世界,在课堂上,在课外活动时间,他只跟“绘画”产生链接,老师,同学,都被他排斥为“梦外之客。”但是,他最终被师爱唤醒,从“熟睡”的状态,回归了现实,不再孤独和画笔为伴,敞开了心扉,拥抱真实的世界。 在课堂熟睡的“绘画天使” 他叫欢欢(化名),今年9岁,有着黑黑的眸子,圆鼓鼓的脑袋,胖乎乎的小脸。他是我任3年级(1)班班主任期间碰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他从来不听讲,不看黑板,不看讲课的老师,也不左顾右盼和同学们打招呼,每天走进教室,他只干一件事,那就是拿出书包里的画笔和白纸,铺在课桌上画画,他有时候是在纸张上胡乱涂鸦,有时候会画几朵看不出形状的小花。一开始接手这个班级,我在第一节班会课上就察觉出了他的异样,他坐着拿画笔胡乱涂鸦时的状态,就像人处于熟睡中的状态,你走到他身边,他只是抬头看你一眼,但是很快又拉下眼皮,继续画画。有时候,他就像梦游一样,感受不到真实的世界,课堂,同学,老师,都在他的“梦境之外。” 有好几个老师向我反映了欢欢同学的“特殊之处”,然后我们也通过欢欢家长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欢欢父亲说:“欢欢自小就有自闭倾向,在家中也不和父母交流,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每天沉浸在绘画的状态,这些年,都没有变过。”听到欢欢父亲这么说,我的心猛地往下沉,作为小学班主任,我知道班上有欢欢这样的学生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也明白,党和国家教育局在推行“融合教育”,今后,我们只能直面各种挑战,去为家庭和国家减轻育人负担。但是欢欢所呈现出的状态,一时让我无从下手,因为,不管我怎么做,似乎都不能让他从熟睡的状态清醒过来。 有一回,我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德育课,讲到了古人尊师重道的环节,我让学生们起来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尊师重道的看法,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只有欢欢勾着头,在自己熟睡的状态中用画笔在桌子上的白纸上“游离着”。我将目光聚焦到他身上,他旁边的同桌就用左胳膊戳戳他,示意他:“老师在看你呢,你还画!”他抬眸呆呆看了同桌一眼,又继续勾着头,在纸张上胡乱的画着圈圈,都没有朝讲台的方向看我一眼。当时,我有些愤怒,从讲台直接穿过小组的过道,来到他身边,将他的画纸和画笔抢了过来,对他严厉地说:“欢欢同学,你起来回答一下我提问的问题,不然你就不要再画啦!”他一下子懵了,小脸涨得通红,站在座位上不自觉的战栗了起来,身体就像筛糠一样,不一会,他的眼眸晕染了怒气,将眼睛睁得和铜铃一样大,嘴里喃喃说着:“把我的画笔,画纸还给我,快点还给我。”然后他开始失控,狠狠推了我一把,开始在我手上抢画纸,画笔,然后拼命拉着我的衣服,试图拉下我高举着的手臂,在和我拉扯的过程中,他的眼神依旧不看我,但是我知道他特别愤怒,于是我的心软了下来,将他的画笔和画纸,放回到了他的课桌上,他见我放下了画纸和画笔,就松开了拽着我衣服的手,然后重重坐下,一边拿起画笔,一边抹着眼泪,全班的同学都被这一幕惊得鸦雀无声,整个课堂变得寂静。 我在他旁边努力平息心中的翻腾起的复杂情绪,做了好几次深呼吸,他拿回画笔和画纸之后,又开始进入熟睡般的状态,开始绘画,在纸上胡乱涂鸦,似乎,他的世界里只有绘画,全无其他。我看着他梦游般的状态,心里就像压了一块重重的石头,我在思考,到底要如何唤醒眼前的这位熟睡中的“绘画天使”?为此,我奔赴了一条风雨兼程的求知路。 爱如雨露唤醒“熟睡心灵” 为了唤醒欢欢这个熟睡着的“绘画天使”,我做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文献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欢欢原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对欢欢这种自我封闭式的成长方式做了分析。事实上,结合儿童心理学相关的理论来看,欢欢对绘画的依赖,其实是内心深度缺爱,他在家庭里感受不到爱,内在没有半点安全感,所以就借助依赖绘画来寻求一点安全感,如果他的画笔画纸被拿开,他就会陷入失控无序的状态,如果把控不好,他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出来。 既然欢欢依赖绘画,一直封闭自身能量,拒绝和外界交流的心理成因是缺爱,那么,我们用强行切断他绘画的方式教育他,只会适得其反。有个教育学家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欢欢本来有一颗敏感的心,但因为在家庭中感觉不到爱,选择了麻木封闭,继而对绘画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他只有在绘画的状态下,心灵才会敞开,因为整个外界,对他来说,都没有安全,没有温暖。思及此,我的心被扯得隐隐发疼,我决定以全部的爱和接纳,去温暖因缺爱而陷入熟睡状态的欢欢。 在某个周一的上午,我在给学生们上课,这天天气晴好,外面阳光灿烂,在我进入课堂的那一刻,看到欢欢很罕见将目光朝向窗外,然后轻轻笑了笑,就收回目光,埋着头拿着画笔在桌面的画纸上“鼓捣。”我立即放下教具,走到他身边,仔细欣赏着他的画,等我看到他的“绘画作品”,有些惊讶,他画的是春天的垂柳,温暖的太阳,可爱的小草,但是画中唯独没有人的形象。然后我就拿起他文具盒里的铅笔,弯着腰在他空白的画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就出现在了他原来的画纸上,他看到我在他旁边画画,第一次很认真抬起头,盯着我的眼睛看,我见他“破天荒”用眼神回应我,立即又在画纸上画了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师的卡通人,然后我轻松地笑着对他说:“欢欢,你画得真好,春天的柳树,小草都画出来啦,但是如果画里面有老师,有同学一起踏青,就更好啦,所以老师帮你补上啦!” 他认真看了看画,又看了看我,眼神里神采闪亮,然后拿着我们共创的绘画作品,左看看,右看看,然后他又在我画的老师的卡通人形象旁边再画了一个小男孩,画完之后,他用笔头指向自己,然后用笔头指着我,再指着画上的老师,意思是“他就站在老师身边。”我见他开始向我表达内心的语言,鼻子一阵发酸,等了这么久,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终于从熟睡状态开始苏醒过来。 我摸摸他黑黑的脑袋,然后继续和他在一张纸上画画,旁边的学生们都围拢过来,将我们团团围住,我就借和欢欢共同创作绘画作品的契机,在画纸上向欢欢表达着爱和关怀,画纸上,我将欢欢的小手牵着,一起沐浴阳光。他也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笑着和老师奔跑追逐的模样,我能感受到他的心扉在打开,他内在感受到的幸福和快乐的感受,全都流淌在了画笔和画纸的作品上。 这之后,我经常用画画的方式和他“心灵交流”,他看我的眼神越来越温柔,有一天午后,我有些咳嗽,嗓子不太舒服,令我意外的是,我转背咳嗽的时候,欢欢默默来到了我的背后,递上他的保温杯,第一次说了句:“老师,您在咳嗽,多喝水。”听到这句话,我不敢置信地瞪着眼睛,等我确认确实是欢欢站在我面前,关心着我的时候,两行欣喜的泪滚下了我的脸,这一刻,我的内心无比喜悦,我接过欢欢的水杯,用一个结实的拥抱向他表示感谢,他在下课后又送了我一幅“老师抱我,我很开心”的绘画作品,收到这样的礼物,幸福的暖流如同细浪般在我心中冲撞不停。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童心,只有童心能点亮爱心。”虽然现在的欢欢,还会不时“熟睡”,但只要我以爱跟随,他就会放下画笔,认真听讲,偶尔也会举起小手,起来回答我的问题,他的父亲曾哭着对我表达感谢,说我是他孩子的“救命恩人”,只有我知道,这其实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该尽的责任,该履行的使命,通过欢欢被爱唤醒的过程,我愈发深信:“立德树人的征途,只要有爱在,生命的奇迹就会发生。”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