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农历甲辰【龙】年四月初九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胡晓娟4月教学反思
发布人:胡晓娟  发布时间:2013/4/22 7:34:56

二下:减法

  教学内容:P52-55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地计算1000以内的减法。

  2、  结合相关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

  3、  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

  课前预习:

  1、看书自学P52-54例1、例2,说说主要内容?

  2、编2道减法题,说说怎样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3、自学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提问:通过看书自学,你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主要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减法的方法。

  (设计意图:1.整合例1不退位减法和例2退位减法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对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一知识结构的完整建构。2.预习反馈时,要关注对教材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逐步提升对教材解读的能力。)

  2、课前质疑。

  二、精讲多炼:

  1、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通过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同伴交流课前编的2道减法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说说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提炼重点:怎样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①相同数位对齐——追问: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追问: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针对①②提问:这两句话听着那么熟悉?

  引导学生回忆加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相机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③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作10来减——追问:为什么从前一位退1会当作10呢?

  引导学生明确:加法中的满十进一和减法中的退1当作10,都是依据“十进制”。

  2、学习减法的验算方法。

  (1)提问:听着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理解了减法计算的道理。但结果到底算得对不对,还需要证明。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减法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呢?

  方法一:计数器。

  方法二: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差+减数=被减数

  (2)同伴合作,验算减法计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编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如两道都是不退位减法、一道不退位减法和一道退位减法、退位减法中又包括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学、互动交流、经验分享、点拨提炼等多种学习方式,落实知识目标、实现能力目标。)

  三、归类整理: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今天所学的知识和前面哪些知识有联系?

  四、分层练习:

  1、基本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改错:

   

   

   

   

   

  2、拓展练习:

  3、解决问题:

  (1)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比妈妈高15厘米,妈妈比乐乐高28厘米。妈妈身高多少厘米?乐乐呢?

  (2)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习题紧紧扣住本课的知识点来设计,包括了基本的计算练习、辨析改错题、解决问题等,而拓展题设计了竖式填空题,这是对减法算法的综合应用,需要逆向思考、尝试纠正、合理推想等多种思维方法。)

   

  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认为:数学教学不仅是“授予——吸收”的过程,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为学生新知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创造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1、如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教材将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隔位退位减安排为3课时进行教学,这样富有层次的设计,为学生留出了适度的探索空间,同时也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有利于分解学习难点。

  实际教学前,我从知识结构以及学情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减法、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在此基础之上学习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学生已经具备先验的结构,即相应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做10再减),那么新知的学习就应该“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已有认知结构的发展。教材所呈现的知识,隐含着内在逻辑结构,零散的知识点、片段式的教学(将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作为两个知识点分开教学)不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会人为地割裂笔算加减法这一知识体系。

  二、就学情而言,大部分同学完全可以通过对旧知的迁移,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学生的认知困惑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贴近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去了解,预习作业中的“自学疑问”便是最好的素材。

  根据以上两点思考,我对减法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将例1和例2,即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放在1课时进行教学,将退位减法中的隔位退位减放在1课时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可见,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也完全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很多自学中的疑问,有些是教师预设到的,也有很多是教师没有想到的。通过个体思考、互动交流、举例解释、指导点拨等多种方式,一一答疑解惑,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更好地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更新。

  2、学生敢问,老师会答吗?学生会问,学生能自答吗?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包括后进生;真理的标准是理性而不是教师;每一个成员都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充分交流、乐于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合理的思想。

  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时间的量化,教师往往会压缩学生个性表达、开放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当然对学生的质疑,尤其是预设之外的疑问,很多教师感觉难以掌控,所以干脆一条路带着学生走,避免出现意外。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被动接受,从“育人”的角度而言,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一、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后退,把表达的舞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提问、启发学生释疑,甚至某些时候要敢于向学生质疑。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如何回答,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接受”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措施、、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针对学生的质疑,要正确、恰当地予以评价,指导学生逐步提高质疑的质量、提升问题的思维含量。同时,也应及时地组织同伴评价、集体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自我释疑,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学会数学地思维。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缅怀先烈,不忘…
班级管理“学雷锋,做好事…
班级管理“传承宪法文化,…
班级管理红领巾讲解员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督导新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陶行知学校承…[图]
教育要闻建邺区教育信…[图]

  本文相关
[内部]三月教学反思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