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龙】年三月廿一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案例论文>正文


“声音”的产生
发布人:张超  发布时间:2014/7/6 16:27:12

“声音”的产生

——记录我的第一次区级公开课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的课堂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然而现如今的科学课的课前备课无法满足如今的科学教学。那么是否需要改进一下我们的备课模式和教学模式呢?本文我将以案例的形式展现我的一节公开课不同方式的备课情况。

关键字  集体备课;课程改革

教师是一个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演出的职业。一节课只能有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所以这一节课需要这一名老师精彩的演出。无论这40分钟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需要这一名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与方法去解决、去处理。那如何才能让这40分钟每分钟都在自己的预定轨道上呢?我想课前的集体备课就凸显其重要性了吧......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一个新的学校是有很大挑战能力的。在学校没有科学教研组,学校也只有我一个科学老师。但是我们学校同时也是一个新教师发展的温床。学校虽没有先进的科学实验室,但是有先进的科学教材。同时也有一个优秀的综合教研组……

这学期开学,在科学教研组长的教研活动上,我得知这学期我要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全区的科学老师面前呈现一节展示课。当时我的心情是又喜又怕,喜的是可以代表科学新教师上一次展示课,但同时也怕这场戏会演砸了。

幸好我还有综合教研组与师傅的帮助,师傅是我在其他学校认识的科学老师。在我们平时的交流中,我上课,她评课;她上课,我听课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于是我们的集体备课就这样开始了。

一、是做中学还是科学?

紧张的备课阶段开始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认真的备课就是在为自己精彩的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该如何来备课呢?我疑惑不解,难以下笔。我们的科学教材是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教材凸显“改革”一词,与咱们其他的兄弟学校所用的苏教版不一样,所以我的课在完全找不到优秀课的影子。

我们学校的教材是从一年级开始科学课的学习,然后找到了学校的综合教研组,他们给予了我意见。为了体现学校的特色,又要能够贴合现在科学教学的现状。所以我选择了在二年级选择一节课。在选择课题上我采取了师傅的办法,就是去问一问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科学知识。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对物质科学是很感兴趣的。最终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选定了《声音》这节课。

然而接踵而至的却是我脑袋白茫茫的一片,因为完全不知道如何设计,是按照自己学校的设计思路还是苏教版的设计思路呢?师傅和其他的老师给了我不同的建议,师傅是做中学的资深教师,她对做中学的理念理解的比较透彻,所以她建议我按照做中学的思路来设计这节课。也就是先让学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我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虽然说这是科学课,但考虑到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接触过科学课,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师傅的建议给了我启发......

二、设计成科学课堂上的做中学

经过和师傅的交流与研究,我设计了一个在科学课上用做中学的方法上课的方案。即:

拿出传声筒给孩子欣赏——让孩子自己制作——指导孩子如何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学到知识。

按照这个思路我开始了自己的试上,上完第一次的感觉不是很理想,主要还是孩子不熟悉科学课堂,同时也没有纪律性。这个时候师傅又给我出了主意:用奖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果然在第二次的上课,效果明显,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但是每次出现的新问题,师傅和我都会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师傅在这中间对我的帮组让我很是感动。师傅还请了另一名老师和我们一起合作备课。

我认为合作备课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同时这也是师傅通过这节课向我传达的一个讯息,我的课堂结构暂时也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三、正确的科学方法与探究

和师傅的交流与备课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有信心去面临即将来临的展示课。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天,我拿着教案去找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也就是我们的校长。我将我的想法给他看,校长首先称赞了我和师傅的备课方式,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在科学方法上,他也将我们校本课程的理念再一次的透露给我们。而且他认为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角色分配,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经过我们的一再讨论,最终的教案与设计方案还是按照了我们校本课程的思路来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观察现象(听见各种声音)——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的想法去提问)——作出假设(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容忽视的)——设计实验(让小朋友自己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我们最终一致认为这样上课虽然是在冒险,但这样的设计的确是符合探究规律的,也是很有逻辑性的。

四、争议但收获很大的一节课

终于等到了展示课的日子,经过了长时间的备课,我的第一节区级公开课就这样上了下来。我结合了多名老师的意见,用哨子吸引学生的关注、用小星星对孩子进行评价、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与游戏。当然最重要的是关于科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

课后我也听到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质疑的声音,也有赞许的声音。质疑的老师们,他们给了我宝贵的意见,在他们看来课堂应该是老师强调概念,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再由学生去利用实验验证。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效、也很有办法的方法。但是这是否真的符合在咱们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呢?后来师傅指出,在现有的科学教材中还没有哪一节课能够像这样的模式去上,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这不正是新课标里提到的:“科学的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学生应该是科学课堂的小主人”。

大多数赞许的声音也是和师傅的观点一样,大家都为了这节课一起付出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也对这节课的评课认真到位。我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备课也许是一种改革,作为新教师我有信心、也有精力去坚持这种改革。

当然,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在整个上课与备课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的杏坛生涯增添了一丝光亮的色彩。

尾语

我们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强调让所有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 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重大变革,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

然而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更无法满足这种科学教学模式的需求。

在我和师傅及校长的集体备课下,不再是单一的你说我听的方式。而是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最后再一次对这次备课对我帮助的老师提出感谢。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缅怀先烈,不忘…
班级管理“学雷锋,做好事…
班级管理“传承宪法文化,…
班级管理红领巾讲解员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督导新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陶行知学校承…[图]
教育要闻建邺区教育信…[图]

  本文相关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