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农历甲辰【龙】年五月十一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教师博客>教育教学>正文


【重视研究】撰写德育案例
——————《小黑点背后有无限可能》
发布人:慎婷婷  发布时间:2024/5/23 10:33:15

案例背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一个孩子在老师的眼中都应该是立体的、鲜活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站在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孩子,更需要帮助每一个孩子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都会犯错,正是在一次次的试错和纠错中,孩子才能逐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案例描述

1.他的脸花了!”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班长急匆匆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老师,小杨的脸被小新抓花了!”我喊来小杨,只见他那白白胖胖的脸上赫然出现了几道鲜红的血印子。他捂着脸,皱着眉。我向小杨简单了解了情况:早上,小杨来到学校,在美术作业本中找到了小新的美术本,并且笑他画的画很丑。于是小新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就用手抓花了小杨的脸。

2. 他不见了!”

我来到教室,准备找小新了解情况,听一听另一位当事人是如何表述的。可是,教室里没有看到小新。我请在班级的小A同学帮我去教室外找一下小新。过了一会儿,小A跑到我跟前说:“老师,走廊和厕所都没找到小新!”他会在哪里呢?他不会是躲起来了吧?我的心里闪过一丝的不安和疑虑。我又发动班上的其他同学去找小新。“老师,他跑到对面那栋楼去了!”“老师,他又不见了,最后看到他是在电梯口……”我赶紧带着几名孩子一起往电梯方向寻去,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走廊里面空空荡荡,之间小新从对面的教学楼拐角处慢慢往这边走来,他低着头,眼神飘忽不定。

3.他侵犯了我的隐私……”

课下,我把小新和小陈请到了我的办公室,打算深入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小新,早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呀?能和老师说说吗?”“他拿了我的美术作业本,还嘲笑我画的很丑!”“所以你当时很生气是吗?小陈这样做确实不对,但是你真的很在意他笑你画画丑这件事?”“我觉得他侵犯了我的隐私还侮辱了我的人格!”小新气鼓鼓地说道。“哇,这件事情,在你看来有原来这么严重呀?老师本来以为就是同学之间开开玩笑呢!”小新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他的学科成绩十分优秀,是班级中的佼佼者。所以我想他可能是接受了太多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夸奖和赞扬,所以当他一旦听到来自同学的负面评价就觉得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和打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新当时会出现如此过激的行为。

4.没有完美的人。”

午间休息的时候,我又找来了小新,他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我让他搬一把椅子坐在我的旁边。我找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我问小新:“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来处理这个小黑点,你会用什么方法?”小新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可以用橡皮把它擦掉。”“如果擦不掉呢?”“那我就把他抠掉!”“那你抠掉小黑点的同时也把白纸给撕坏了呀!”

“小新,其实这张白纸就代表我们自己,这上面的小黑点代表我们身上的不完美。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的白纸上都会有这样的小黑点,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一样,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既然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去遮掩我们身上的不完美,因此也不必太过于在意别人对于你的负面的评价。我们不能只看到小黑点而忽略了整张白纸呀,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白纸上画出独属于我们的精彩。虽然你可能不太会画画,但是你在你擅长的领域可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的呢!”小新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我们的对话结束后,我把刚刚那张白纸送给了小新,并告诉他可以自己在白纸上自由创作,或许这个小黑点经过你的巧思也可以变成一幅很独特的画作。

第二天,我期待着小新能自己来找我,告诉我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等待着、等待着,终于到了快要放学的时候,小新带着昨天我给他的那张白纸来到了办公室,他踟蹰了一会儿,最后向我递来一张白纸并且告诉我他和小陈都已经互相道过歉了。我接过他手中的白纸,那纸上并没有绚丽的颜色,也没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只是一长串的数字:3.1415926535859793223……那个原本的黑点就点缀其中。望着手中的这一串数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黑点背后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正象征着每个孩子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吗?

案例反思

人们常常把孩子比作一朵花,但我却认为孩子可以是花也可以是小草是大树。我们不必执着于让一株小草开出鲜亮的花朵,不可能看到一株小花长成参天大树。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蕴含无限可能的种子,只要我们悉心呵护,耐心等待,都能长成他独有的样子。

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太执着于看到最后的结果,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灵光一闪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智慧在于等待,而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对于小新的这份等待,是我对他犯错的宽容,更是对他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犯错后重新去认识自己……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认识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去发现小黑点后面的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生活随笔【全程育人】…[图]
生活随笔【重视研究】…[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面…[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在…[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三…[图]
生活随笔全员育人:严…[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传…[图]
教育教学重视研究:聚…[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图]

  本文相关
【重视特殊】班干部选拔和培养…
【全程育人】追梦红领巾,遇见…
【全程育人】运动展风采系列—…
【全程育人】劳动教育系列——…
【全员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
【重视研究】研究特殊家庭中孩…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
【全员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
【重视研究】认真研读理论书籍…
【重视特殊】你最闪亮——羽毛…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