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廿六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品析“聚精会神”,习得解词方法
———— ------程序性知识教学例谈兼《“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发布人:仇玉玲  发布时间:2014/6/15 11:47:47

《“黑板”跑了》讲的是法国科学家安培聚精会神搞研究,以至于散步时误将马车车厢后壁当成演算的黑板的故事。全文处处表现安培的“聚精会神”。文章内容的理解即便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在第一课时读正确读流利的基本上,梳理了结构,整体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之后,如何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或言之,第二课时教学的侧重点放哪儿?这是我在备课中几度思考的问题。

对于我们的两课时模式而言,在第二课时,我们更关注能力的训练和形成。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这是第二课时教学的核心。苏教版教材中,编者往往将设计的意图与教学的要求贯穿于教材、插图或者书后的练习之中。备课中我几度思考,几经取舍,最终将教学视角聚焦于书后问题“结合上下文说说“聚精会神”的意思。”面对这样的要求,如何做到“以学定教”,我们首先需要自问:二年级的学生真的知道什么叫“结合上下文”,真的会“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吗?”

我再次阅读课标中关于词句学习这一语文知识教学的目标表述:低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课标从语用角度规定的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这个系列目标的表述,隐含着对词句理解几个重要的设定。

第一,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这个语境,首先指的应该是文章的整体,理解词语的前提是对整个文本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是理解词句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孤立的词句只有一般的词典意义,只有在特定文本的规定性情境下,作者才赋予它具体的表达意义。所以目标中强调“结合上下文、联系上下文”都是基于这一认识出发的。

第二,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词语的词典意义也好,表达意义也好,都来自于生活。学生是现实生活的“在场者”,而且或多或少都已有一些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因为这毕竟是母语学习),生活中经验的积累都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第三,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究性的理解词句。学生到了高年段,词句的学习纳入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词义,主要是为了防止教师学生脱离阅读过程去搞大量孤立的词句训练。

这也是教材中第一次在书后明确提出“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要求,所以教学中,我将“如何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一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渗透在关于阅读的行为性目标之中。既作为一项知识目标进行教学,又作为一项能力目标进行训练。

就本课而言,如何“结合上下文说说聚精会神的意思”呢?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回顾以往学习中经常采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拆字解词法,联系生活解词法,找近反义词理解词语法,造句解词法-------有孩子还说,可以问家长、问老师、问词典、猜一猜等实用的方法。这一回顾意在让孩子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关于方法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这样的知识教学不是“教会”,而是需要在反复运用中才能理解和习得的。于是我以孩子的方式提问,怎么“结合上下文说聚精会神的意思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欲言而不得要领的状态,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给他们支了三个小妙招:

第一招: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根据句子的前后内容来说。学生运用这一招,很快找到文中的句子:“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接下来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来说什么叫“聚精会神”:马车已经移动了,安培还以为那是“黑板”,这叫“聚精会神”;“不由自主”行为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跟着马车往前走,自己还浑然不觉,这叫“聚精会神”;马车移动了,跟着往前走,还在“继续演算”,这叫“聚精会神”-----像这样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去理解,是“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第一招。通过这一招,既理解了词语的基本含义,又联系了文本内容,初步感知人物的品质。于是进入第二招。

第二招:找一找上文或下文中与词语意思相关的句子。本课处处可见安培“聚精会神”的身影,句句可见其“聚精会神”。引导孩子通读段落,找到句子,细细品读,方能读出“聚精会神”在这一文本中的含义。教学中,先给学生一个样式:“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中有“聚精会神”的意思吗?你是从哪里看出安培的“聚精会神”的?教会学生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从---看出了------,因为------”,然后放手同伴互查: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找出了“聚精会神”的意思。

第三招:结合整个故事的情节来说词语的意思。《“黑板”跑了》写了安培散步中思考,思考中演算,演算中跟着马车跑,一直到马车走远“才发现”。这个故事情节本身就说明了安培搞研究“聚精会神”到完全忘我的境界。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就是要求学生在文本这个整体的语境中理解。对文本整体的把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最重要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有了这三招,所谓人文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完全融于其间;有了这三招,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这一课理解“聚精会神”的方法。以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学生都可以用词三招去理解。三招之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句子来巩固自己习得的方法:1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喇叭声、叫卖声、说话声不断,很热闹。(结合句子说“热闹”的意思)2.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还要问上几句。(结合句子说“专心致志”,然后结合上下文找《学棋》一文还从哪里看出其学棋“专心致志”)3.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狐假虎威”的意思。(结合整个故事的情节说词语的意思)这三个练习针对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进行运用,所有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一定是在运用中才能形成的。只有在以后的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反复运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能力。

备课的过程中,有老师说,这样的教学是否离二年级孩子远了一点,如果放到三年级可能会好一点。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二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知识教学,在表达上确实有不够流畅的表现。然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三招,而是这三招甚至更多招在实际阅读中的综合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过多的强调了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而程序性知识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以为学习就是“是什么”一类知识的累积而忽略了“怎么做”方法的总结和提炼。教师的职业伦理就在于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此,重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同时,任何学科都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2014.5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绘彩蛋…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红歌庆…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粽…[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珍…[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本文相关
[内部]徐恒娟三月教学反思
浅谈阅读的“三维”
[内部]徐恒娟12月教学反思
[内部]徐恒娟5月教学反思
[内部]课文就是个例子,试谈…
[内部]奇妙的词语
[内部]潘蒙莹12月教学反思
[内部]5月份教学反思
建邺区暑期教师培训在陶行知小…
[内部]仇玉玲六月反思:学生…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