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教学反思4 发布人:方艳 发布时间:2014/6/13 14:20:23 智慧理答让课堂精彩无限
此次有幸听了由南京市东山小学汪老师执教的《小松树与大松树》,7个字浮现在我脑海中:水到渠成花自开!《小松树与大松树》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颗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课堂上汪老师让这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深入孩子们的心。这节课,我觉得留给我最深的是汪老师的理答行为。
一、智慧理答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勇敢
理答其实是一种课堂的教学行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与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候)、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可以说,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常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在这节课中可以看出汪老师平时就很注重理答,课堂中的精彩评价随处可见!比如一个学生“树”没有读准,汪老师没有直接说,而是从正面评价:“松”读准了,如果“树”的翘舌音再读准了,一定更棒,你再试试看。当学生自己纠正后,汪老师又进行了有趣的评价:真棒,大松树心里一定特别高兴,因为你读准了它的名字。 我想这个孩子听到这样的评价一定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很羞愧,相反,他一定更愿意去展现自己。
二、智慧理答对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地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学生,学生烦,我们自己也烦。汪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要求可以通过正面的方式去强化,同时也可以以小贴士的方式去提醒学生。 比如汪老师让学生读书之前就把要求提得非常细致:下面请小朋友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读之前老师提两个小要求:一个是读书的时候咱们眼睛看着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再看一看上面的拼音;第二个要求是自己读自己的,不跟周围的小朋友一起读,自己读吧! 在一个学生读得不是很流畅时,汪老师这样说:前面读的都特别棒,后面只要把眼睛看清楚,心静下来读,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的,就最后一句话,小姑娘你再来读一遍。老师给你指着。 这样正向积极地评价语融行为习惯要求于其中,真是有智慧!
“理答”之“理”有理解之意,有理性之意,有理想之意呀。意思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听清了理解了,再作答给予评价。评价要以理解为基础。意思二是教师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应该是理性的,应该合符逻辑规律的,而并不是我们挺多听到的“棒棒棒,你真棒!”这样只为吹嘘学生而空洞的评价。意思三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发问的目的出发,给出理想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从老师的评价中得益,真正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只管在自己的教学行为支配下,对学生的回答只做表面的赞同或否定。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教师最先的提问就会大打折扣;那么教师最先的提问也只是为问而问,并没有实在的意义的。 在汪老师的这节课中,评价语非常丰富。同时评价并不是单一地表面地肯定,而是一种理性的积极的对学生思维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日后我以后多加学习!感谢汪老师以及组织此次活动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