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教师博客
![]() ![]() ![]() ![]() [内部]一(3)2013-2014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小结 发布人:赵梅华 发布时间:2014/6/11 17:52:14 我从教15年,做班主任13年,但一直带的高年级。任一年级班主任还是第一次!与以往的班主任工作相比,感觉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更为繁忙和琐碎,尤其是带特殊学生比较多的一(3)班。带高年级时,我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中来,带一年级完全不一样,主要以扶为主,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还要亲力亲为。我觉得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就像刚刚学走路的幼儿一样,要搀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前行,一点一点养成习惯、规范言行。 一学期下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 这学期主要培养了孩子们这些习惯:早晨到校后主动跟老师、同学问候、主动交作业而后自觉早读;离开座位时把椅子推进桌肚;课间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再活动;什么时间段做这个时间段该做的事。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要养成这些好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养孩子们这些方面的好习惯时,也付出了很多,我想用三个词概括:勤观察、细指导、恒评价。 每天清晨,无论是否有早读,我都在7:40前准时到班级,一来观察哪些小朋友能按时到校并做好记录。(后来做记录的事情交给了孩子去做)如果发现哪个小朋友连续两次以上都迟到,则及时联系家长,问清情况,并着重提出保证孩子按时到校的要求。早早到教室还有一点就是观察哪些孩子已经做到了“一声问候”,及时大加表扬,同时提醒还不习惯跟老师和同学问好的小朋友要主动问候。第三,就是鼓励和指导孩子们互查前一天的作业,巩固伙伴学习模式,以让孩子逐步形成习惯,乐于与小伙伴共同学习。了解不愿意与小伙伴互查作业的孩子的原因,如果是前一天没有按要求预习,则安排一个预习作业完成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与之互帮互助,事后及时联系家长,问清原因,再次强调伙伴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期间,对于互查作业主动、认真、负责的小伙伴给予一面小红旗的奖励。 做操时勤提醒。对于列队,刚开始小朋友是没有集体意识的,由于对新环境和周围的陌生人充满好奇,孩子们总爱东张西望,完全忘记自己也是在一个队列中,看着看着,脚步就乱了,变得或快或慢,队形自然变得或紧或疏。于是我就经常性地走在那些容易走神的小朋友的身旁,用手势或语言提醒。经过这样反复提醒后,当我走到需要提醒的孩子身边,只要递过去一个眼神,他就意识到了,及时调整。一周以后,对于进出场还落队的小朋友,我则利用午饭后的时间个别指导,单独训练、重点纠正。同时,我特别交代两个排头,明确告诉他们自己的位置及动作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走慢一点,动作规范一点的要求。当然,及时的表扬仍然是很必要的,对于能按要求做得好的小朋友,及时给予小红花的奖励,并告诉他们我将在他们中挑选一个当我们班的带队,小朋友喜欢被表扬、喜欢表现,逐渐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自觉调整自己的位置。第三周,我挖掘了能按要求做得好声音又洪亮的小朋友做了领队,以小伙伴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全班。现在,在排队及进场方面,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迅速、安静、整齐多了! 课间我同时坚持进教室。一来观察小朋友们能否做好准备工作再出去活动、二来密切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安全、有序活动。当初提出离开教室要把小椅子及时推进桌肚的要求时,只有三、四个小朋友能记住,于是我每个课间都来做记录,跟踪观察一天。对于每个课间都能按要求做的小朋友不仅有两朵小红花的奖励,更给予一些吃的东西作奖励。渐渐地,我发现小朋友们不但自己能做到这一点,还学会了互相提醒。如果同座位两个小朋友都没能做到这一点,我会及时把他们从外面喊进教室,先让他们自己观察别的小朋友的座位,再问他们是否有什么事还没做。他们自然心领神会,马上把椅子推进去。对于连续三次都不知道把椅子推进去,一下课就只顾出去活动的小朋友,我就会给他必要的惩罚,就是回教室静坐着。两个月下来,随手把椅子推进去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离开座位时最自然的行为,良好的习惯都已养成。 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懂事,做出一些不对的事,我不去简单责备和批评,而是从关心小朋友健康的角度出发,劝导他们应文明、有序活动,效果也挺好。比如有一次下雨,地面上有少量积水,调皮的男生一个个反复趟水、更有甚者朝别人身上踢水,玩得不亦乐乎。我看到后赶紧把他们一一叫到跟前,叫他们脱了鞋摸袜子。毫无疑问,都湿透了。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寒从脚上起,脚凉了,会引起感冒,一来要打针、吃药,二来上不了学了。老师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这样一分析和推理,小朋友们觉得老师是真心对他们好,就心甘情愿不去玩水了。还有,刚开始晨跑时,小朋友一边跑一边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跑步说话,嘴巴里会吸进很多凉气,容易引起肚子疼,岔气,不但锻炼不到身体,反而有害身体健康。这样一来,晨跑时,小朋友都乖乖关上嘴巴,学会科学跑步。 由于小朋友们逐渐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遵守了一些常规。到这一周,咱们班共夺得7面流动红旗。 二、善抓学校生活的点滴,在生活中教育。培养孩子们“友爱”、“心中有他人”的品质 零零后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他们一般都不缺乏聪慧,但是比较自我、任性、唯我独尊,缺乏对别人的欣赏和关心。而我们学校要培养的是“智慧、友爱、幸福”的小陶子 。所以我把班主任工作的侧重点偏向了培养孩子“友爱”“心中有他人”的品质上。如果总是一味地说教,孩子是不愿意听的。为此,我特别注重抓小朋友相处过程中的点滴,以此为契机即时教育;以校园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为榜样,现身说法,熏陶影响。 以两件事为例: 举行第二届趣味运动会的当天,入场前,吴凡突然不舒服,吐了一地,小朋友们避之不及,在他周围的甚至捂住口鼻,还不停地喊:“臭死了,臭死了!”只有吴思铭一个人没有这样,他看到这样的状况后,默默地从书包中掏出了纸巾和湿纸巾递给了吴凡。就在这时,仍然有很多小朋友在嫌弃。我当即大大表扬了吴思铭不怕脏,真心诚意关心同学并给予同学帮助的好行为。并告诉孩子们,吴思铭这样做就说明他善良、心中有他人,跟小朋友友爱互助。为了让这种“友爱”在班级里生根开花,我更奖励了他一张奖状。同时表达了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友爱的手的愿望。无独有偶,元旦庆祝活动当天,唐子晴也吐了。接下来的状况就跟上次截然不同:小朋友们只要带了纸巾的都纷纷拿出来,要不递给子晴擦嘴,要不扔在呕吐物上为下一步打扫做准备,没有一个捂鼻喊臭,还有的小朋友问她要不要喝水漱口……一派友爱互助的景象。 元旦我们班表演模特秀,第一次在班级练习时,汪红珍坐在座位上,任凭我怎么喊她也不肯走模特步,连她最信任的王语嫣去劝她也不听。我说:“孩子们,这次是个集体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要参加!汪红珍是我们的一员,所以我们不能丢下她。但是她现在缺乏一些勇气,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她克服不自信呢?”孩子们积极响应,先是王也走到她面前,劝她勇敢跨出第一步,后来吴凡、陈思翰都来劝说,并且承诺即使她走得不好看也不笑她。看汪红珍还是没有改变决定,更多的小朋友真诚地说:“汪红珍,上去吧,我们不笑你,肯定不笑你!”又有小朋友提议:“我们掌声鼓励汪红珍上场吧!”教室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这样一个友爱的氛围中,汪红珍终于大方地参与到了活动中。 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明一年级的孩子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你给他“友爱、心中有他人”的教育、熏陶、影响,她就会绽放出绚丽色彩。只要班主任眼中有学生,善观察,巧引导。
三、制定竞争机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是个既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的社会,因而作为一个现代人,学会竞争和与别人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初一个月所表现的出来的是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在互相检查环节,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听不得也听不进别人为自己指出错误,经常破坏了正常的课堂常规和秩序。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专门在墙上张贴了“你追我赶”争夺红旗榜。以两人伙伴小组为单位,相互竞争,争夺小红旗。争夺小红旗涵盖方方面面:有早读课的主动检查作业、有课堂中的相互检查和合作学习,有活动课程中的默契配合\、做操时进出场是否对齐,步伐一致……只要在任何一方面表现出色,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每个月集中评比一次,排名前3的要重新安排座位,让他们去带一带目前还不太会合作的同学。评比出优胜小组后,下个月红旗清零,每一小组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的竞争。有了这样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伙伴学习更加和谐和带劲儿了!同座位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积极努力,奋发向上。 四、密切联系家长,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建设。 一年级孩子的父母是我的同龄人,他们各自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关于孩子的成长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孩子犯了错误、有了成长我都会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换教育方法,提出要求,形成教育合力。班级要搞活动,我也会广泛征求和听取家长的意见,为我所用。比如趣味运动会,咱们班的口号就来自家长;元旦联欢会,从节目内容的敲定,节目形式的优化组合到后期的组织排练都有家长的参与,最终,咱们班的节目获得了“最佳表演奖”和“最受小朋友欢迎”奖……吸引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不但让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在这个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和表现出来的真实状态,从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更促进了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 以上就是我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事项,很多做法跟其他班主任大同小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营造一个更为开放、民主、自治的班级环境,培养一批得力的小干部,督促孩子做到“三项整洁、四个有序”……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孩子进步了,发展了、成长了。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需要用心对待。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