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廿五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二年级古诗教学为何觉得干涩?(3月反思)
——————《春雨》教学反思
发布人:刘小伟  发布时间:2014/6/11 12:52:39

今天执教了古诗两首中《春雨》这一首古诗。因为学生早已会背诵,通过预习,再也熟悉不过。所以在读准古诗上,没有花太多功夫。

在有感情读古诗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然后再欣赏动画配乐朗诵3遍,一遍看图听,一遍看文字听,再一遍跟着学诵读。最后讨论读好诗歌的秘诀:停顿、抑扬顿挫、快慢有变化,这样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一环节,孩子很容易就找到了读诗歌的感觉,总体上起来还是比较顺利,比较有味道。但是如下几个环节觉得有点问题,值得商榷和思考。

一、诗句关键字词意思该如何教学?

在指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字词意思的时候,总觉得不顺。让孩子自己讨论猜一猜字词的意思,用扩词或者换词法,孩子对于诗句中一些字词的意思还是不能准确把握。在请孩子回答的时候,只有几个理解力好、预习到位的孩子才能回答的出来,其他孩子一脸茫然。课堂似乎变成了我和好孩子之间的对话,其他孩子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如果只是我和好孩子的对话,这个环节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好孩子之所以会,也不是我教会的,弱一点的孩子,在此茫然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交给他们具体的方法或者是内容,这样的话,就是在“假教学”。最后字词意思也没有让孩子抄在语文课本上,做好记录,也是一种遗憾。

这个环节,冷冷清清,最后基本上都是我在告诉学生字词的意思,总觉得干瘪生涩,没有味道,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和体会。不知道在预习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查一查资料。

二、教学诗歌,诗句意思到底该如何解说?

在理解完字词意思的时候,让孩子结合字词意思,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发现有的孩子不太会解释诗句的意思,例如:好雨知时节,有个孩子解释到:很好的春雨知时节。出现一半翻译,一半没翻译的状况。还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翻译。也是只有部分好的孩子能翻译的大差不差。每每这时,我总在怀疑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不是无效的。意思讲完,除了好学生之外,其他的孩子,我不知道他们能否理解和记住一些关于这首诗的意思。诗句意思到底该如何教学呢?是否非要这么可以的句句规范解释。诗歌营造的这种意境是否也在这样的解释中,失去了味道,变得干涩。

三、看图说话,复杂耗时。

在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观察图画,结合想象,说一说春雨的样子,还有春雨滋润下的万物样子。考虑到孩子可能进不到诗歌具体的意境中,说不出来,于是给了一些句式提醒,让学生能在句式的引导下,不仅能表达,而且可以积累一些较好的语言形式。其中是这样的:

春雨:春雨滴滴嗒嗒地下,像牛毛,像(       ),像(      ),细细的,软软的。落在(         )上,(              );落在(         )上,(              );落在(         )上    (              )。

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红的像(       ),粉的像(        ),白的像(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山野上的小花,在春雨的滋润下,也(      ),美丽的(    )飞来飞去。 停留在草丛里,(                 )。

在描述春雨下的万物的时候,内容有点多,比较复杂,很耗时间。有时候觉得”贪多嚼不烂”蛮有道理。孩子讲起来费劲,估计也记不住多少。如果以后在设计的时候,能突出有特点的句式可能更好一点,例如排比句,比喻句,或者以诗行的形式出现,精简内容,可能会好一些。

此首古诗教学,本来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我却用了两课时才完成。上下来,总觉得我上的不是古诗,而是“解释”古诗。总觉得少了古诗的味道。一些环节的处理,总觉得比较干涩,没有古诗该有的韵味。如何在传统古诗教学和我们课改之间找到一条出路,是我一直要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
【第1/1楼】刘咏娟 2014/6/14 9:24:55

此处的看图说话纯粹是无病呻吟!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绘彩蛋…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红歌庆…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粽…[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珍…[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本文相关
[内部]徐恒娟三月教学反思
浅谈阅读的“三维”
[内部]徐恒娟12月教学反思
[内部]11月教学反思
[内部]学情视角下的有效语文…
[内部]9月教学反思
[内部]徐恒娟5月教学反思
[内部]课文就是个例子,试谈…
[内部]奇妙的词语
[内部]潘蒙莹12月教学反思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