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廿五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摩擦力》教学反思
发布人:张超  发布时间:2014/6/8 22:17:35

《摩擦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二年级科学课第六章的内容,之前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大致了解到运动和力的关系。本课的探究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原因。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跟着老师做运动,体会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认识“摩擦”现象,并让学生思考,举例说说生活、学习中的摩擦现象,最后,再强调指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都会发生摩擦”。通过这一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摩擦力”这个概念作好铺垫,因为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学生刚刚形成的“摩擦”概念上的。

认知了“摩擦”现象后,马上引入“摩擦力”这一知识概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感受到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接下来就是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了。那就是用之前的弹簧测力计。我让各小组尝试测各种物体(盒子的重量、表面光滑程度不同)运动时的摩擦力。这样设计也是为让学生汇报结果并分析时引起学生的思考:摩擦力大小不一样,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梳理整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也可能与运动物体本身的重量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最后通过实验就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本节课,学生对于摩擦和摩擦力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到位的。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主要得益于——重视学生体验。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我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这样整个课堂显得缺少一种激情。适当的评价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我也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绘彩蛋…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红歌庆…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粽…[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珍…[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本文相关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