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液 体 教后反思(张超 科学) 发布人:张超 发布时间:2013/4/3 15:24:48 液 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液体在颜色、形状、密度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2、愿意采用各种方法认识液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液体在颜色、形状、密度等方面的性质。 教学难点:采用各种方法认识液体。 【教学准备】 酱油、醋、水、蜂蜜、洗手液、牛奶、烧杯、试管、量筒、玻璃皿、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流流动动,动动流流…”谈话:水有什么特点?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还知道哪些液体?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 (3)总结:我们身边的液体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液体。(板书:认识液体) 二、探究新知 (一)辨别三种液体。 (1)出示常见的四种没贴名称标签的三种黑色液体:酱油、醋、可乐。 (2)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去辨别这三种液体? (3)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找出辨别三种液体的方法。(用眼看、用嘴尝、用鼻子闻…) (4)学生辨别这三种液体,将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5)汇报辨别结果。 (二)了解液体的形状变化与体积 (1)谈话:老师这里有四种常见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量杯、试管、玻璃皿。现在在这个量杯里有25ml的水,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 (2)老师出示记录表并讲解:现将量杯里的水导入烧杯里,再倒入试管里,再导入玻璃皿中,最好倒回量杯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并记录。 (4)汇报记录表中的内容。 (5)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液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形状是随着容器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 (三)比一比四种液体的流动快慢(黏稠度)。 (1)出示一杯洗手液、一杯蜂蜜和牛奶,你们认为在保鲜膜上那一种液体跑的最快呢?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学生汇报(同时倒,液体倒得同样多等)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给它们按流动速度的快慢排序。 (5)学生汇报。 (6)总结: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流动速度不同。 三、总结 (1)提问: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认识液体? (2)学生回答(感官、仪器) (3)总结:要想全面的认识事物,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寻找认识液体的方法。 【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实验课,首先通过自己的介绍,拉近了与小朋友的距离,为实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学习、实验、研究、探讨的积极性,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好好地把握这种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实现学生的“好”与“乐”,让“以人为本”的宗旨得以实现,让学习的主体——学生体验到在“学中玩”和在“玩中学”的乐趣,再加上校本教材的利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兴趣、乐趣中努力使自己去研究、探索、发明、创新。最后是校本教材的利用,也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小朋友们研究发明的兴趣,为以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埋下伏笔。美国教育家杜威这样说到:“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本课为了让学生认识液体的性质,我设计了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让小孩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液体的一些性质:形状、密度、粘度,,,,,,在课堂上我主要引导学生以①观察现象,②提出疑问,③实验探究,④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知道液体的一些常见的性质。多角度去说,才能说得更加具体、更加全面,通过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达到了实验重难点的突破。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