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1元以上人民币的认识 ————5月教学反思 发布人:罗菊萍 发布时间:2014/6/8 17:08:58 由于平时生活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为了进一步的巩固、深化,教学中,我将生活中,1元以上所有形式的人民币排列呈现,通过同伴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同伴介绍,以学生教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有所学有所长。部分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同学讲解的学生,给予了提示和教育。 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但是每人的生活经验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与我预计的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的生活经验仅仅局限于认识,对于实际的操作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也使我流畅的教学嘎然而止,同一单位的人民币学生可以通过加法计算的方法或者数的组成知识很快的解决,而不同单位的人民币的相加,是一个抽象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将认识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系统化、教学化的过程,在完成这项练习时,学生需要一个学习、强化的过程,通过反复举例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知识逐步内化。 兑换人民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吸取上一节课小组合作的教训,我没有让学生自主操作,兑换,而是通过让学生“猜一猜”——上台“数一数”——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再提问“如果没有人民币给我们数,怎么办?”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当学生对于兑换的结果又质疑的时候,再用实际操作进行验证。这一过程非但没有减弱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自我感觉满意的,但是,在课后的练习反馈上看来,孩子在人民币的兑换上仍出错较多,巡查原因得知,孩子生活中体验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孩子没有生活实践操作的体会,需要家长放手让孩子真正接触、使用人民币,才能增加孩子对人民币的了解。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