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廿五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周睿6月份教学反思2
发布人:周睿  发布时间:2014/6/7 8:35:12

《台湾的蝴蝶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周睿

《台湾的蝴蝶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同伴互助检查与合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听读模仿,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2、通过梳理课文结构,能知道课文是怎样介绍蝴蝶谷的,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

3、通过说体会,提升自己对蝴蝶及其生存环境的爱护意识,激发自己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4、通过扩词、检查预习的方式,学习本课9个一类字和5个二类字;重点寻根“祖、季、茂”三个字,并学习书写。

经过彭校长的培训,我们知道,当阅读一篇文章时,读者需要了解:文章说了什么,文章是怎么说的,文章为什么要这么说,也即读者的收获是什么。所以,我们二年级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就围绕这三大点展开。

一、文章说了什么。

这里我想突出强调的是关键词语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设置关键词的目的在哪里。

1、这些关键词语是有内在逻辑的,它们体现了课文的结构,而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归类。

2、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词语是最精炼的语言素材,也是最容易把握的语言素材;同时,掌握了关键词语,再去识记、理解、吸收句子、段落甚至篇章,也就容易了。

3、消除学生只关注拼音,不关注汉字的心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要自主识字,丢掉拼音这跟拐杖,识汉字。同时,标红的一二类生字得以强化。

4、两遍听读时,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再次获得强化,不仅是汉字上的,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逻辑结构的整体感知。

所以,我的设计初稿中使用了这些词语:

祖国      水源      茂盛 (第一行专门写了蝴蝶谷在哪里以及那里的自然环境。)     

春季      花丛      景象(第二行主要是蝴蝶谷的景色。)

照耀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撒花瓣(第三行主要写了蝴蝶的不同颜色。)

赶到      上下翻飞      翩翩起舞       大批(第四行主要写了蝴蝶的动作。)

还有一个“大批”是专门写游客多的,因为单独一个没地方放了,于是我就把它跟其他词一起放在了第四行。

这些词语虽然包含了一二类生字,数量也不多,但由于部分词语打乱了顺序,所以归类终究有些牵强。而且放到后面学生连词说话也不好说。

于是,我们把这屏词语换成了这些:

祖国宝岛   气候温暖    水源充足      花草茂盛(气候与环境)      

每年春季      飞过花丛      赶来聚会   蝴蝶谷(名称由来)

景象迷人   阳光照耀   金光灿灿   五彩缤纷    撒花瓣(景象迷人)

吸引      翩翩起舞       团团围住    大批游客(吸引游客)  

这屏词语,按照课文的逻辑结构依次展示出蝴蝶谷的环境、由来、景象和游客,而且我们尽量用四字词语,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当然,这也是为后面的连词说话做铺垫,这样的安排学生比较容易表达。

二、文章怎么说的。

这就涉及到了梳理课文的结构。

我们通常都会设置一个统领全篇的大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出课文结构,

比如本课我原先提的问题是——台湾的蝴蝶谷美在哪里?这个问题提得比较抽象,学生很有可能局限在第3小节,过分关注蝴蝶如何如何的美,忽视了蝴蝶谷的环境、名称的由来和吸引游客的事实;也有可能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显得文章比较零散。

于是,我们把这个大问题换成了:如果你是蝴蝶谷的一名导游,你最想向游客介绍什么内容?

这个问题更加具体明确,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身临其境,可以很自然地说出一个最想介绍的内容,比如蝴蝶谷环境优美,名称由来,景象迷人,吸引游客,如此一来,全篇的结构得以呈现。

三、文章为什么要这样说。

言为心声,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一些情感,表达一些观点,表达一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所以,我们通常都会在最后设置一个说说自己收获的环节。由于这篇文章和前一篇《鸟岛》差不多,都需要强化一下爱护昆虫动物的意识,所以,当学生说出“美,蝴蝶多,真想亲自去一趟”的时候,老师这样引导——如果你去了蝴蝶谷,那翩翩起舞的小精灵们把你团团围住,你开心吗?你会伸手去抓它们吗?只有爱护这些蝴蝶,蝴蝶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今天,我和师傅仇校长一起上了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是为客人老师准备的展示课,也是我校师徒结对的汇报课。

在二(2)班上下来,各环节顺利进行,最后不仅讲完了“祖、季、茂”这三个字的寻根识字,还写了一个“季”字。当然,这次班级学生是两年来公开课配合得最顺畅的一次,也很出乎我的意料。下面,我首先说说这节课一些环节我的预设和学生生成之间的微小差异:

1、检查朗读时,学生没有像过去那样汇报同桌“添字、漏字、错字、回读”的情况,使课堂的进程减小了一些阻力。或许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上公开课要好好准备的缘故,所以学生此次预习会认真一些,但这篇课文是否每一个孩子都做到朗读正确、流利了,我不敢保证。

2、用词说话环节,学生基本上都说得和课文差不多,没有像4班那样发挥想象,添油加醋地说得特别棒的。

3、“你最想向游客介绍什么内容”,学生全部是读课文,这使得这一环节进行得过于顺畅,反而缺少了一些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自主表达。可能和班级平时上语文课的习惯有关,每到梳理结构的环节,我常让学生到原文中去找答案,能读出书上的句子最好。

4、分享体会与收获时,学生未能主动说出要爱护蝴蝶的主题,所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原因是学生思路比较狭窄,想不到更深层次上去。

接着,我再说说师傅仇校长在3班上课对我的启发:

1、在同桌互查课文朗读之前,先让学生回答——检查朗读有哪三件事?既是对检查朗读、自主学习方法的复习强化,又非常自然地让听课老师明白学生到底是怎样检查的,一箭双雕。

2、学生汇报朗读情况时:

(1)、仇校让每一桌同伴都起立汇报,养成习惯,这就让学生有一个语文课堂全员参与的意识,而非“我不举手就没我的事”的意识。

(2)、学生的带读语言很规范,比如“XX跟我读”“请大家跟我读”等,学生很有一种当老师带读的成就感,主体地位特别突出。

(3)、11桌同伴汇报下来,屏幕上的课文已经被圈满了词语,收获颇丰。学生的点评涉及到易错字音、添字漏字破句回读之处,非常细致,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教师不忘总结:虽然这篇课文只有短短的四个小节,但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这就要求小朋友今后在预习时把课文多读几遍。此处总结不仅使第一个环节更加完整,更是突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和强调了朗读的方法。

3、老师圈出的词语和不带拼音的词语朗读:

(1)、以闯关的形式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的固有模式显得有趣且富有变化。

(2)、提点读音非常具有针对性。比如鼻边音特别留给班级两个平时在这方面发音不准的孩子读,既避免了让会的学生再读一遍的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又鼓励发音不准的孩子朗读而给予掌声。

(3)、抽签让同桌合作朗读词语,使每一对同桌都紧张起来。

(4)、借助同屏词语中标红的一类生字,让学生开火车再组词,再次强化了一类生字的刺激。

4、听读课文时:

(1)、改两遍听读为一遍听读,节省时间。

(2)、提问——你们想不想读?你们想怎么读?让学生自主说出喜欢的朗读方式——开一列长火车,每个人读一个标点。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这样的接龙式朗读十分不易,要求全班每一个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声音衔接不能断,不能错,还得有感情(否则破坏了整体的美的语感氛围),的确是检查全文朗读的创意方式。

5、用词说话后,教师奖励学生读一首原创儿歌,先齐读,再师生合作读。儿歌内容紧扣课文,是对课文内容的再次回顾。同时,教师语言全部是说“玩”,仿佛这就是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轻松无负担。

6、在回答“作为导游,你最想向游客介绍什么内容”时:

(1)、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导游是干什么的,把游客领到哪里去,为游客讲解什么,对“导游”这一职业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角色体验,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即将思考些什么,说些什么。

(2)、学生汇报介绍内容时,完全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而非机械地读课文。这对学生动脑思考,将内部语言转化成口语表达有着极大的帮助。此后,教师再出示原文,引导学生用课文那样规范的语言说一说,既是对课文的复习,又减少了一遍课文结构的机械梳理,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7、识字写字环节:

(1)、选字组词时,有非常自然而又随机的拓展。比如组词“翩翩起舞”时,教师相机引导——生活中还有谁会翩翩起舞?再比如说到“耀”字时,相机追问——这个字为什么是光字旁?这就使得组词不再机械,而可以更丰富更灵活。

(2)、当2班学生说到“撒”字比较难记时,我还记得是我来总结的——“撒”字是个形声字。而仇校则是问——“撒”字是个什么字?让学生来说出形声字。这个细节再次提醒我自己——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

(3)、“茂”字的教学,我只停留在寻根识字、理解意思方面。但细细一思索,其实学生的难点在下面部分的笔顺和笔画不能多不能少。因此仇校在引导理解完意思之后特地让一个小朋友被对黑板书空笔顺,全班观察,这才是真正切中正题!

仇校的整堂课听下来,我总结以下几点感受:

1、全面。知识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全班每一个学生,各个击破无死角。

2、高效。学生自始至终都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穿梭,且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

3、细致。对知识点和语言训练点的把握很细致,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很细致。

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将继续以仇校为榜样,多听课,多磨课,多反思,努力朝着“全面、高效、细致”的方向前进。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绘彩蛋…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红歌庆…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粽…[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珍…[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四…[图]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本文相关
[内部]11月教学反思
[内部]ao ou iu 教后记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