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周睿3月份教学反思 发布人:周睿 发布时间:2014/6/6 16:36:20 二下《雨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今天,仇校百忙之中抽空到2班听我上《雨后》第一课时。 《雨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和韵律,读来琅琅上口。 我是这样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的: 一、导入。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雨后。 二、朗读检查。 1、晨读课我们已经认真检查了预习作业,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朗读争第一,正确又流利。桌长朗读课文的1、2两小节,同伴朗读课文的3、4两小节,如果对方有读不准的地方,圈出来,等他读完后再教会他。) (1)、你的同伴读得正确流利的请举手。 (2)、这么多小朋友举手了,看来你的同伴预习很认真。那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3)、这篇课文共有4小节,第1小节,谁愿意来朗读? 觉得他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的请举手。 还有小朋友没举手,能不能给他提提意见呢? 请你再来读一读。 第2小节,谁来?(以下同上) (4)、经过了四轮朗读,现在你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课文里,有不少字词比较难读,红色的字,谁敢挑战?(指名1) 读得不错,字字准确,谁再来?一起读。 蓝框里的词呢?(指名2)儿化音,要注意,一起读。(到此处目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朋友朗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了,那怎样才能读好听呢? (1)、让我们请出播音员阿姨,听听她的声音。拿出直尺,准备划停顿符号。 播音员阿姨读得怎么样? (2)、播音员阿姨的声音太好听了,老师也想跟着学一学。这一遍,我来读,小朋友可以轻声跟着读一读。 (3)、想自己试一试吗?给你2分钟,自由练习朗读。 (4)、下面,老师再请四个小朋友分小节朗读,其他人听听看,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 (5)、这一遍,大家读得更有感情了。老师这里还有一组词语,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还敢挑战吗?火车从那一头开始开。(到此处目的: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3、这里一共有三组词语,你能任选一组说一说课文内容吗?桌长先说,同伴再说,说得不一样最好。(指名3交流)(到此处目的:连词成句,话说课文内容。) 三、思考问题,梳理结构。 1、雨后的孩子们快乐吗?哪里让你觉得最快乐?用直尺在书上划一划,注意多找几处哦。 (指名朗读,梳理结构。) 课文第1节写了谁在雨后玩耍?(孩子)第2、3节呢?(哥哥)第4节呢?(妹妹)课文先总写了孩子们的玩水之乐,再分写了小哥哥和小妹妹的玩水之乐,这就是——先总后分。(到此处目的:梳理课文结构。) 四、提问题。 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到此处目的:提问,激发探索兴趣。) 五、学写生字。 1、今天,我们要学写9个生字,赶快把这些小水滴送回家吧! 2、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两个新的偏旁。“身字旁”中撇不出头,“矢字旁”撇不出头,捺变点。全部板书示范。 3、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 4、寻根识字:射、赤、奋、妹、粗。 5、《习字册》临写、展示、互批。(到此处目的:认识两个新偏旁,学写生字。)
最后,我要着重讲一讲提问环节。课堂上学生提的三个问题很令我满意: 1、为什么树梢上会“闪着金光”? 2、为什么小妹妹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3、为什么“赤脚”不是红色的?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语句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涉及到课文主旨,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一字多义的理解。 而当我听到其他问题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了。因为这些问题乍一听上去要么太过浅显,要么给人感觉理解得很偏,甚至让人费解。我害怕是学生不认真预习、思考问题,或者是阅读理解不够理想,因而心生担忧。比如: 1、什么是“唇儿”?什么是“咬着唇儿”? 2、“泥裤子”指什么? 3、“神仙”一定是快乐的吗? 但是,经过仇校的指点迷津,我发现换一种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并非无意义无价值!比如,我可以这样引导: 1、“唇儿”就是嘴唇,那课文中为什么叫“唇儿”却不叫“嘴唇”呢?(和“裙儿”搭配,儿化音更富童趣,更有韵味。) 小妹妹为什么要“咬着唇儿”呢? 2、“泥裤子”指小哥哥,那为什么不直接点明他叫小哥哥而叫他为“泥裤子”呢?(借代使表达更生动,更有趣味性。) 3、你觉得在水中玩耍嬉戏的孩子们快乐吗?(快乐)那么既然这群孩子像“神仙”一样,你说“神仙”快乐不快乐呀! 我顿时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和仇校扎实的语文功力,咬文爵字,学习语文才能唇齿留香。 听仇校评课,我有三个最大的感受: 1、仇校在不断地鼓励我,也在不断地鼓励学生,课堂上的表扬成了她的主旋律。 2、仇校对每一篇课文重难点的把握非常精准细致,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仇校坚持一切从孩子出发,尊重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她比我更了解孩子。 非常感谢仇校,也非常荣幸能从她那里学到这么多宝贵的经验。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