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提问策略单元九月教学反思 发布人:吴双 发布时间:2020/10/9 16:08:09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开始,部编版教材便增设了策略单元,例如三上的预测单元。但是没想到这一学期的策略单元来的格外早一些,还是令人颇感头疼的提问策略单元。那么策略单元难在何处呢? 第一难,难在没有问题,部分孩子思考提什么问题,可能就要花上小半节课,一堂课好像什么都没做就结束了,老师是着急上火,学生是痛苦不堪,家长也来私聊我说:“老师,我家小孩对着预习单发呆,一发就是半个小时,半个字都没写,把我给气的。” 第二难,难在提问没有价值,四年级的学生,很难去清楚的分辨自己提出的问题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没有价值,办公室老师聚在一起批改作业往往是此起彼伏的哀叹:“你们看她提的这个问题,我该拿她怎么办啊!” 第三难,难在需要引导学生去多角度提问,有的学生专提课文内容,有的学生喜欢提问课文启示,而所有孩子都不喜欢的提问角度就是从写法去提问,很多孩子甚至不明白写法是指什么,总是和课文内容混淆。 在经过这一单元教学的痛苦磨炼后,我将自己浅薄的一点经验做了一个总结: 首先,不要急于求成,放平心态,这一点对于策略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要留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时间,不要想着上一两节课,讲一些浅显的方法,学生就能立刻学会。所以老师也要调整心态,对于学生千奇百怪的提问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把期望放太高,反而会给学生压力,让他觉得提问是一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就与策略单元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兴趣对于策略单元来说很重要,否则课堂会陷入一片沉默。 其次,按照教材,循序渐进教学,第一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尽管课文很长,但是他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童话题材,在这一课应该将教学重点就定位在: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当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时,发现问题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出,也可以针对全文提出。第二篇《蝙蝠与雷达》教学重点应当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针对内容、写法以及启示等提出。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练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第三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明确什么是最有帮助的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有了前三篇课文打下的基础,到了第四篇《蝴蝶的家》,老师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按照提问——分类——筛选——解决的顺序去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疑则有进”。 最后,打破常规,摒弃老一套逐字逐句赏析的语文教学模式,从习得阅读策略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环节。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将第一课时目标设为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享问题,讨论提问策略。 下面是《夜间飞行的秘密》部分教学设计: 1. 回顾上一课学习到的提问方法(可从部分和整体的角度提问) 2. 读读“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说说你受到的启发。(提问伴随整个阅读过程,可以是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是阅读之后。) 3. 组内轮流向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尝试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新提出的问题,记录在小组问题清单上。 4. 我们的“学习伙伴”也整理了一份小组问题清单,读一读,你有新的发现吗?(除了针对课文的部分或者整体,我们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 5. 小组交流,按三个角度分类,整理小组问题清单。(3—4组上台分享) 6. 小组展示清单,全班讨论角度与所列问题是否对应。 在第一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留足学生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的环节,不能急于“赶进度”,之所以平时课堂上学生不会提问题,是因为我们只让学生回答问题。 放手让孩子阅读后提出问题,就会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有趣,有料,有味道,很多是成人难以想到的问题。同时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逐渐摸索该如何给问题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则是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这是本单元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教学的难点。因为现在是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是生成性的,不像一般的阅读教学那样,从相对客观的文本出发,方便预设,方便操控课堂。所以这样的课堂比较“危险”,但同时也能生成更多意想不到的内容。 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教师对课文非常熟悉,能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哪些问题其实是可以合并的,又怎样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有时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我会将学生第一节课整理出来的小组问题清单收集起来,再重新备一遍第二课时,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