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龙】年五月十二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教师博客>教育教学>正文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书评
发布人:李森  发布时间:2014/3/26 23:44:27

作者:孙双金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陶行知小学  李森

早就知道,孙老师不仅是一位享誉全国的语文特级教师,还是全国名校600家之一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他所倡导的“情智教育”更是为教育界人士所津津乐道。但是“情智教育”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它对于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这种所谓的“情智教育”……看到《孙双金与情智教育》这个书名时,我的脑中冒出了许许多多的疑问。

情智教育,指的是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被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的情感与智慧和谐共生。身为校长,孙老师的心中不仅要装着学生,还要装着承担了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体教师,所以他的“情智教育”理念是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来的。正如孙老师所说:“我的‘情智教育’是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校园、情智活动着手,培养情智教师和情智学生。”在这里,我想谈谈我感触最深的“情智管理”和“情智课堂”。

一、情智管理

虽然“情智管理”是作为校长的孙双金针对学校教师提出来的,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这一理念完全可以巧妙地运用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去。所谓“情智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情感与智慧作用于被管理者,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集体氛围,充分激发被管理者的情智潜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优化发展的管理。它强调“三重”:

1、重发现。每个教师都应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在适度的鼓励与表扬中放大其优点。、

2、重关怀。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师生之间更是如此。我认为,教师应时常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她)的关怀,将自己浓浓的爱意播洒进孩子的心田,唯有这样,孩子的心中才能绽放爱的花朵,散发爱的芳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它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同样的道理,在教育教学中,“为教”不也需要“以仁”吗?

3、重激励。人需要激励,孩子更需要老师的激励。正学会赞美孩子同样也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其实,不光是赞美,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轻柔的抚摸……都可以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之于孩子的影响就如春风之于细草一样,虽然微不足道,却是深远持久的!

二、情智课堂

孙老师在“我心中的语文教育”一章中提出:新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充满问题探索、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

“新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小脸通红”,不断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其“小眼发光”,学生才会想学、乐学,才会对你的课堂充满无限的期待。他们再也不会厌恶语文,而是打心眼里喜欢语文,进而喜欢那位天天站在他们面前、融入他们中间的语文老师!

“新课堂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反观孙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我们确实经常能够听到他对孩子催人奋进的激励、不加吝啬的赏识、充满民主的尊重以及满含耐心的期待。

“新课堂应是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学问,学问”,应是在问中学,在学中问。我们的新课堂呼唤的是“学生问、学生议、学生辩的由学生自主探索的崭新课堂”!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勃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才会尽情地释放出来。

“新课堂应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知识本无所谓情感和魅力,但是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教得有情,有魅力的教师能把无魅力的知识教得充满魅力。我们怎样让无生命无情感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无疑,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读完本书后的那个晚上,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情智教育,情智教育,要想培养“情”与“智”和谐发展的情智型学生,最先要做的是什么?是做好我们自己!要知道,只有“情”与“智”和谐发展的情智型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情智型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情智教师呢?正如孙老师所说:“情智教师应该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做一位仁者,充满仁爱之心——爱自己、爱学生、爱家庭、爱生活。他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欣赏与宽容。教师更要做一位智者,他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课本上的东西,还能学到超出课本又不脱离课本的东西;他还应该是睿智的,从他口中所流淌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有重量有智慧的——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如沐春风!

“要做一名情智教师。”多简单的一句话!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却绝非一日两日之功。诗哲泰戈尔有言:“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遥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教育离我们真的很近,近到触手可及;然而教育离我们又是那么的遥远,远到我们永远不如不了她的圣殿!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唯有孜孜以求,奋发进取,才有可能无限接近教育的真谛,叩开教育殿堂的那扇大门!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生活随笔【全程育人】…[图]
生活随笔【重视研究】…[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面…[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在…[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三…[图]
生活随笔全员育人:严…[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传…[图]
教育教学重视研究:聚…[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图]

  本文相关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