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书香校园
![]() ![]() ![]()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温暖不过一笔 发布人:方艳 发布时间:2014/3/22 18:03:01 温暖不过一笔 好书推荐:《穆斯林的葬礼》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霍达 简介:《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在1988年发行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该书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是一个爱情悲剧。1991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用中国传统的两个意象玉和月代表韩子奇和韩新月,穿插记叙前后两代人的身世,并穿插地为读者介绍了回教礼节及回族习俗。 早就听闻《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名气,不知是因为它茅盾文学奖的头衔,还是因为其真的如此引人深度,读此之前,我还真不能道出一二。如今终于得以捧起它细读,百闻不如一见,可以说这部五十余万字的著作是在我的牵肠挂肚、拿起放下、不忍又拿起中读完,苍天泣血、荡涤心胸。 穆斯林给我一种神圣之感,或许是它作为一种宗教,在我心中,似走上神坛之感,神秘。葬礼又给我一种悲惨交织之感,正如俗话所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类似,而不幸的家庭则千差万别,作为小说题材,悲剧无疑给人以无限的诱惑。 作为一个缺乏坚定地信仰的我,对于心怀穆斯林信仰的人是充满崇敬之情的,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有穆斯林信仰的回族人民的世界,我跟随作者一起,亲切地叫他们回回。我以为我对穆斯林有所了解,毕竟身边有朋友是信仰穆斯林教的,但它让我知道我对此知之甚少,我对于这个世界缺乏更深刻的认知。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不想多说,或许已达到设疑、解疑以致达到高潮的作用,但我是完全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 同是信仰穆斯林的人是一家人,这在故事中显见无疑。主人公韩子奇也许命中注定会与玉器结下不解之缘,作为孤儿的他,当初跟随着土罗耶定巴巴靠着步行与乞讨前往穆斯林尊贵的天房、远在阿拉伯的圣地麦加的克尔白,乞讨至梁亦清(一个朴实的玉匠,将其清贫的一生奉献在玉上)的玉器行时,梁亦清见其是穆斯林人,对其充满了尊敬,即使在韩子奇不小心摔碎他的玉碗时,都表现得很宽容。这一点对于每个人都是充满神秘感的,难道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有着同样的信仰就可以亲如一家人?也许,回回们可以给我们解答。 韩子奇与玉或许与玉有着不解之缘,他第一次抚摸到玉,滑腻的玉质摩挲着他那粗糙的手指,一阵清凉浸入他的手掌,传遍他的全身,像触到了远离凡尘的星星月亮。他在人世间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就是为了这一个美妙的瞬间,他感到了从未体味过的满足、兴奋和快乐,仿佛他手里捧着的不是玉,而是天外飞来的精灵,和他心意相通。也许正是这好似被玉魔栓住的出神,以至于摔破玉后,他毅然决定留在玉器行学艺;也正是韩子奇对玉的如此痴迷,以至于他宁可高价买回也不愿高价卖出;以至于后来在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为了保护他的玉,他毅然抛下老婆孩子带着玉去了英国,也就埋下来他与小姨子的悲剧爱情,更带来了她俩人孩子新月的悲剧一生。 新月到底是个不幸的人还是个幸福的人呢? 她不幸,因为她从小不能跟亲生母亲在一起,甚至到了临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一直被叫做妈妈的人原来并不属于她;她不幸,因为她正值人生的18岁的花季,却心脏病缠身,不知是否还有明天;她不幸,因为当她在生命之余遇到真爱时,竟然因为教门(真爱的人不是穆斯林教徒)而遭母亲反对;她不幸,因为她在临死之时也没有来得及见到亲生母亲和爱人…… 她幸福,因为她虽然失去了亲生母亲,但是父亲和哥哥为她倾注全部心血;她幸福,因为她在有生之年有着知己的陪伴并且见证了她与哥哥的婚礼;她幸福,因为她在那个动乱时代考上了全国有名魂牵梦萦的北大;她幸福,因为她在短暂的生命中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我已不能判断她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了,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惨甚不及谷底、喜甚不至天堂…… “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请让我叫你相信, 我只盼一件事情—— 给你献上我的心灵 和这心灵中蕴藏的全部感情!”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离不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了!” 也许这样的情话在一般人看来很正常,但是在明知自己爱的人被病魔缠身,活着的日子屈指可数时,这种情话让人震撼。十八岁,向她表达爱情或许太早了点儿,但是,时间!时间这个恶魔对于新月是那样吝啬,如果太晚了,新月也许就等不及了!但愿这颗爱她的心能伴随着她那颗伤残的心一起跳动,但愿爱能给她生命的力量! 真诚、爱情让这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示爱的地方是医院,是病房;不是花前月下,河岸柳堤;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甜蜜的亲吻……这有什么?最深沉的爱,自有它最朴素的方式! 尽管后来这条路上荆棘万千,但此爱足矣,何患分离! 当两代人都带着幸福与不幸离开,这个家族的第一代人——新月的母亲在新月生日这天回来了,她敲开门后看到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地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是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她面对的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的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未来,一个希望吗? 也许,这一笔就足矣温暖慰藉我们的心了!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