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友善用脑溢芬芳 识字课堂新姿态 ——————小语低年段识字教学例谈 发布人:卜俊 发布时间:2014/1/17 19:46:28 友善用脑溢芬芳 识字课堂新姿态 ——小语低年段识字教学例谈 【背景】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启蒙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识字能力的高低对其今后的继续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课堂识字过程往往又是十分枯燥的,常以示范、认读、抄写等几个单调乏味的步骤为主。结果是孩子情绪低落,识字能力低下;教师教的吃力,教学效果欠佳。低年级识字教学遇到了瓶颈,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尝试将友善用脑理念带进识字课堂,希望一改现状,避免因兴趣降低而导致的一系列妨碍识字的问题出现。 【案例呈现】 学段一:独立阅读 自学生字 上课伊始,老师简洁地布置学习任务:“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六》(苏教版二下),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试着读准生字,好吗?”。 “好——”学生的自学开始了。只见学生用手指着生字,先读拼音,再读字,高高低低、停停顿顿,但教室里全是读书声。 老师则巡回于学生中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七八分钟过去了,教师并不着急,仍在巡视辅导。 (分析:友善用脑理念认为: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也是学生的。预习阶段,调动学生积极动脑去学习新知、发现问题,因为有了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才有了意义。再者,经历了这样独立的学习、思考的过程,字词留给学生的初始印象无疑是深刻的。) 学段二:合作学习 解决读音 “现在开始同桌合作,共同读一下这些词,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同桌小朋友立即凑在一起,两个人共同拿着一本书,读了起来,同样也是用手指着。出现分歧则共同读拼音,一般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拼拼音也不能解决,才举手请教教师,不过这种情况不多。虽然课堂有些乱,但孩子们非常投入。 不到十分钟,小组合作结束了,学生基本上能读准词串了,轻轻松松突破了这一难点。 (分析: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友善用脑”理念下的小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成若干小组,组员互帮互助、检查落实,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这“乱中有序”的课堂氛围放松了学生心灵,使记忆、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佳。) 学段三: 自主探究 练习写字 半节多课过去了,音与意基本解决了,老师便开始了写字教学,也是简单说了一句“现在开始写字。”教室里响起了舒缓柔和的音乐声,学生就动起来了。只见他们拿出田字格本,先仔细地观察课本中的范字,然后再开始写,常常是写一笔,看一眼,再写一笔。速度很慢,但非常认真。写完了,同桌又自觉开始合作,互相挑毛病:“你的这一撇太短了”,“你的这竖要再拖长点”……学生都很要面子,不愿意让同伴挑出问题,有的小组还发生了争执,就主动举手请老师解决,老师也并不直接下结论,而是指着范字,让学生比较,这样一比,不少学生自己就发现了问题,于是非常自觉地擦了重写。 (分析:“友善用脑”提出,课堂上播放与心脏跳动速度相当的音乐,学生更容易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该段中,学生伴随着悦耳优美的音乐,平静又专注的练字,很容易记住字形,达到了巩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学段四:巩固识字 分享乐趣 最后,教师宣布:“这些词串都是动物名称,请同学们准备表演,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甚至可以画出外形,请同伴猜猜是什么动物,再在本子上写出来。”三、四分钟后,学生开始活动,以此来巩固所学词串。 (分析:“友善用脑”提倡多感官教学,因为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的存储下来了。此段教学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多个感官,以适应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效果很好。) 【案例分析】 一、基本理念 1.采用“四段识字法”:对于一件事,成人真正的注意力周期大约为15分钟,而15岁以下青少年的注意力周期如果以分钟来计算的话,其数值仅相当于他们的年龄数。因此,根据低年段学生年龄特点, 把一节课分成10分钟左右的四个学段是最合适的。友善用脑理论还认为,在任何活动中,人们最容易记住开头和结束时的信息,由此,教学中再注重每个学段的开头和结束,就很能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对课程内容的记忆。 2.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为了使学生在识字课堂中始终集中精神和保持兴趣,在每个学段中间或结束时佐以音乐、健脑操、小组自主学习交流、冥想、思维导图等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反思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学段一则体现了这样的理念,一改以往由教师领着识字,即教师一个一个指导学生读的形式,而将识字的任务交给了学生,确实是一个创举。细想想也正确,学生汉语拼音已学完了,应该可以独立学习生字了。当然,这样的教学,学生可能出现错误,也可能出现速度不一的现象,但这都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错误反而不正常了,课堂是一个允许出错的地方。友善用脑理念提倡教师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更关注孩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事实证明,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人,反而更有责任感了。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学段二中让低年级小朋友合作起来,提升了学习动力。两个同学一组共同读,如果两个同学都读得一样,一般来说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一旦不一样,就得研究,这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友善用脑”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小就要培养。 另外,学段三的写字教学是个难点,教师往往在这一环节大讲特讲,从笔划顺序到间架结构,无一不漏,就这样还有学生过不了写字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被动地听从于教师,并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了友善用脑知识理论后,这节课教师并不把每个字的写法悉数讲解,而是让孩子学会观察,进而掌握写好字的方法。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这点需要给学生时间,也要允许学生出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这种技能,教起来就轻松了,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了。 3.“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新识字方法,并力图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挖掘学生的潜力,放开学生的手脚,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整个学习过程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交流、有讲解、有观察、有聆听,与友善用脑倡导的多感官教学相吻合,即让学生动手动脑,注重过程、直观形象的去学习新知,所学内容在大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课程引领下的低年级识字课堂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因为学习能力会在无数失败的经验中积累起来。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不讲方法,不讲教学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教与学的关系讲究的是平衡,是规律,是技巧。这就需要教师以友善用脑理念为支撑,改变在课堂上千叮咛万嘱咐的姿态,试着从孩子步入知识殿堂的那刻起就渗透基本学法的指导,引领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具备独立自主学习的本领。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