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11月教学反思 发布人:赵梅华 发布时间:2014/1/17 17:55:40 《识字4》这节课是精心设计的,彭校带着青岛的三位 老师来听课,自我认为各环节设计联系紧密,上课节奏较平 时紧凑多了,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得快乐。 谈一谈本课教学的几个亮点: 一、 伙伴合作学习开展得扎实有效。 在检查预习一的时候,王也不厌其烦地帮助他的同伴陈思翰纠正花丛的“丛”的平舌音。其他所有的小伙伴也都在认真地听、积极耐心地帮忙正音。 二、课堂中的精彩生成 (一)游戏环节中的有效生成。在检查孩子生字字形及词义理解时,我采用了游戏形式(出示图片,让孩子们快速举出手中与之对应的词条)这是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小朋友兴趣盎然,参与度、积极性都极高,为了证明自己是聪明的小孩,都处于一级准备状态。更令人意外的是唐子晴在举出手中的词条时,嘴里同时正确地念出了该词语,这是精神高度集中,反应迅速的最有力的证明。我当时就表扬了她,后面陆续有孩子效仿。孩子的这一自然行为的流露比我备课时想到的思路更胜一筹:备课时,我只想到了字形与图片的联系,更关注孩子对字形的掌握。而孩子这一读,让生词的音、形、义同时建立起了联系,比我看图举词条的要求更加巧妙! (二)、“模仿读好听”环节中的有趣生成。 在看了识字4视频朗读及朗读录音后,我来范读。陈思翰突然提出:“老师,我的头脑中能不能放电影?”哎呀,我要的就是听读内容,想象画面的学习状态,没想到这也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看来他们很喜欢观察昆虫这一活动,这为后面讨论:“你喜欢观察昆虫,采集昆虫标本这一活动”这一问题奠定了情感基础。在李淑媛挑战读完之后,小朋友 难以抑制自己的心情,可爱地说:“我都生动了!”(其实是想表达她读得太生动了,我都被感动了。)孩子们会倾听了,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了,这何尝不令我感动呢? (三)、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揣摩编者意图中的生成 备课时,由于粗心,PPT中插入的配课文文字朗读 的文件,第三、四行词串排列顺序与课本中是不一致的,但音频朗读又是根据课本上的排序来的。听的时候,就有小朋友质疑:“老师,我有个问题,怎么屏幕上的词与朗读的词是不对应的,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备课时,我只是在一遍遍地听,并没有把看和听对照起来,结果孩子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足见孩子们是谨遵“看文字、听朗读”这个要求的,听得认真、看得仔细,令我汗颜!我立即表扬了他,并批评了自己的粗心。然后抓住这一生成,顺势引导孩子揣摩编者编排的意图。我把屏幕中错误排列的两行词串又读了一遍后抛出一个问题:“那你们觉得是像屏幕上这样排列好还是像书上那样排列好呢?”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小朋友举手,为了激励更多小朋友自主探究、发现,我用激将法:“现在能比较出这两种排列顺序哪种更好的小朋友更聪明,他们一定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小朋友们不妨把这两种排列顺序的词串比较起来读一读。”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立刻执行指令。比较读过之后,好多小朋友豁然开朗,小眼睛发亮。他们纷纷举手,表达出了第三行写的都是在地上爬行的昆虫,而第四行安排的都是可以飞的昆虫。在比较读中自主探究来自学生的这个问题,编者的编排意图显而易见。 三、精彩的回答 你喜欢观察昆虫这一活动吗?看看孩子们多元的喜欢理由吧。 金于勤:喜欢。因为我想观察蝴蝶身上美丽的斑纹。 王也:喜欢。我想观察蚂蚁是怎样搬得动比他们大无数倍的食物的。 孟令露:我也喜欢。因为小昆虫太可爱了!我都想亲亲他们了。 吴凡:我喜欢。我想知道天牛是怎样爬树的。 王语嫣:我喜欢。我想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 吴思铭:我喜欢。我想看看螳螂是怎样使用它的大刀的。 …… 通过这一问题的交流,我发现, 孩子们课前已经了解到了一些昆虫的特点,并且已经在思考。这个“喜欢”并不是空喊口号,想走进树林、走近田野、观察昆虫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愿望,喜欢观察昆虫俨然是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总之,今天这节课,孩子们给我的是满满的惊喜和幸福!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