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小学低年级同音、形近字辨析策略探究 ————12月教学反思 发布人:仇玉玲 发布时间:2014/1/13 16:30:59 又到了一学期集中复习的时间。识字写字教学中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一直是学生复习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认知和理解的能力都比较弱,加上识字量的增加(比如二年级上学期学生要识记401个汉字),给汉字的辨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汉字中,有些读音相同,意思和用法不同,我们称之为同音字;有些字形相似,读音不同,我们称之为形近字。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将这类字辨析清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运用中,张冠李戴的现象比比皆是。 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究竟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呢? 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些汉字辨析的基本方法呢? 在这类教学中,很多老师想出了各种方法,试图让学生找到辨析的妙招。比如,有老师为了让学生辨析“既”和“即”的不同,他苦思冥想,终于得一绝招:“既”右边4笔,所以读第四声,即“ji”,所以就是“既然”的“既”;而“即”的右边2笔,所以读第二声,即“ji”, 也就是“立即”的“即”。为了区分清楚这一类的汉字,老师们可谓挖空心思。然而,由于这类方法只适用于个别字词,学生遇到其他汉字,依然是一头雾水。 汉字记录的是词的意义,是词的内核,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表意文字的特点是看到这个字能猜出它的意义,但不一定能读出它的读音。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是一定联系的。因此汉字的辨析可以从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规律和特点的角度去区分。 认识汉字的构字原理 汉字中比较常见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象形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较低,但是其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汉字几乎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而构形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识字中很大一部分便是象形字。如“木”“日”“月”。指事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用指示性的笔画,把汉字表示的意义给指出来,如“末”“上”“下”。把象形字去掉之后,那个指示性的笔画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象形和指事的字一般都是独体的。 会意字是在指事字的基础上,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会意字可以表示出很多抽象的意义,在数量上,会意字明显多于象形和指事字。在一二年级教材中也有不少会意字的识字内容。如“停”“灶”“闻”等。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意的形旁和表声的声旁组成。形旁一般由象形字或者指事字充当,声旁一般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整个汉字体系中,形声字占了汉字的85%。因此形声字也成了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内容。一二年级教材中很多形声字的教学内容,多根据形声字构字特点运用学生喜欢的“转转盘”的形式来识字。如二上《识字4》和《识字8》。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古代人把独体的,不可分解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全体的,可以分析的会意字、形声字叫做“字”。《说文解字》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畿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说,仓颉在开始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结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 了解了汉字的构字原理,在教学才能有效的利用汉字本身的构字特点和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辨别容易混淆的生字。 形近字辨析 在学生易混淆的形近字中,大多是形声字。尽管在“转转盘识字”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形声字不同声符所表达的含义。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一是因为字形的相近,二来因为语境的变化,三是因为理解能力的薄弱,学生还是不易辨别。 比如,复习中如何让孩子区分“邻”和“领”,在具体词语中准确选择填空呢?〖附:()国 ()导 ()袖 ()居 〗我给学生归纳了辨字填空三部曲。一是看清字形,找不同。“邻”和“领”包含共同的声符“令”,区别的关键在于表意的偏旁不同。二是根据形旁,知字义。“邻”和“领”如何区别?只要根据不同的形旁,领会两个字的含义。含“页”部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所以有“头领、领导、领头、衣领”,而“邻”的右边在古汉字中是“邑”,与地方有关,所以古人说“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所以是“靠近”的意思。三是根据意思,选正确。在具体语境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然后理解中正确运用。吃不准的时候,用代入法,把两个字放进语境,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渴”和“喝”。只要运用以上三部曲,就可以准确辨析并正确选用了。 当然,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儿歌记忆法因为顺口容易记忆也是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比如,在辨析“炮、跑、泡、袍、抱、饱”这串音近形近字,可以这样来识记:“小孩穿衣穿长袍,吃饭吃得肚子饱,出门点火放鞭炮,烫得差点起水泡,吓得撒腿他就跑,伸手还要妈妈抱。”儿歌朗朗上口,又不时提醒孩子这些字和偏旁的关系,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也更喜欢这样的方式。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创编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如“请、清、情、晴”等。这样既辨析了字形,又培养了学生创编儿歌的能力。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一些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形声字。 同音字辨析 〈大禹治水〉一文中有两个同音的生字“治”和“制”,学生特别容易混淆。课文学习中,从“治理”和“制服”的意思上入手,让学生理解两个字的区别。到了复习阶段,将这两个字放在一起选择的时候,一些学生又糊涂了。究竟是“治理”还是“制理”,究竟是“制服”还是“治服”?像这类的同音字还有很多,比如“再”和“在”,“意”和“易”,“灶”和“造”,“流”和“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学生区分这类同音字呢? 意思辨析法。同音字犹如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尽管名字相同,但是人不一样。怎么区分呢?根据意思来区别是同音字辨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这些字的字形差别较大,汉字又是表意的,所以,看到字形基本能猜到字的意思,根据字义就比较容易区分了。如“留”有“停下”的意思,所以可以组词“停留,留下,保留,留级”等;而“流”与水有关,所以有常用词“流水、水流、流汗、流泪、流淌-------”。而“灶”和“造”尽管读音相同,字形完全不同,意思也没有交叉的地方。构字方法也不同,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只要想一想意思,就可以区别了。 基本词辨析法。尽管同音字各有各的意思,但是因为低年级孩子知识储备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词语的意思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辨析的过程中尽量要给孩子搭梯子。因此还可以用这个字组典型词的方式来记忆。如“易”和“意”,只要记住“容易”一个典型词,就可以根据“容易”这个词准确判断出“难易”“轻而易举”;同样只要记住“意思”,凡是与“意思”有关的词语,都选择“意”,如“大意、意义、三心二意”。由典型词带出常用词,由常用词的运用强化记忆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近反义词辨析法。“进”和“近”的区别可以运用意思辨析法,也可以运用反义词辨析的方法。“进”是“进出”的“进”,与“出”相对;而“近”是“远近”的“近”,与“远”相对。再如“伸”和“深”,一个与“缩”相对,一个与“浅”相对。通过记忆这些易混字的反义词或者近义词的方法来辨析,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当然,辨别形近字、同音字的方法还会有很多。我想,作为低年级老师,首先必须研究汉字,了解清楚汉字的构造方法,字源字理,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以有效的提示。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去辨析,都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而又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尽量把抽象的同音字或形近字解释得浅显易懂,避免枯燥乏味的解释。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辨别的方法,以达到正确书写、正确运用的目的。当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在亲近母语中,学生对于汉字的积累也会逐渐加强的。 (十二月教学反思)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