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12月份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发布人:罗菊萍 发布时间:2014/1/9 15:22:48 一年级时孩子们已经学习了认识位置这一知识,孩子对方位的查找容易混淆,而本节课则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这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每一个环节都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上,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一、创设情境 一个好的情景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体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发现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体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策略解决问题。因此,课前准备中,我让孩子们各自选一物,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各拍摄一张照片洗出来,让后再课堂伊始拿出来先同桌、再小组、最后全部分享,判断拍的各是物体的哪一面,是怎么看出来的。孩子们兴趣浓厚,而且带着欣赏的心情观察,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 二、营造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合作交流的氛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提出的意见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自主探索,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探索和亲自动手,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