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 ![]() ![]() [内部]班级管理:张与弛的平衡 发布人:吕程 发布时间:2013/11/18 9:40:03 班级管理:张与弛的平衡 吕程 这是一个教师反思的平台,这是一个智慧交流的场所,没有声音,但文字更易传播,更能够在这个教师成长的空间游弋。舞台里的文字记录着真实的心情、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想法,长年累月则积聚成我校的文化传统。源于教师,发展于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留下了步步烙印。 前些天偶遇南京师大齐学红老师的弟子,与之交流了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相关问题,所以想结合此话题与当前自身的教育活动,略谈一二。 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班级管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元素。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担任着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作用,组织着学校以及班级的各项活动,协调着与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一名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教育活动之前,首先应该厘清两个问题。
一. 什么样的班主任是学生所期待的? 这个问题是每个班主任,尤其是初任班主任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换言之也就是班主任的正确定位问题。首先,班主任是关心学生全面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需要关心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前的发展,并且包括了未来的发展;不能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以上都该是一名合格班主任所关注的问题,在此不一一展开。二,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关怀者”。精神关怀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关注学生人性的体现,真正体现教育工作实质的象征。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经历着学龄前游戏活动到现由的狭义的学习活动,从活动方式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与学生的相处、学习的方式也是与学前教育不同的,所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很强的受教育过程对低年段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那么,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帮助孩子去调整、去适应,顺利过渡这一新的人生学习阶段。所以在此期间,相比知识教学,学生更期望获得的是教师精神层面的关怀,比如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真情引导学生熟悉环境等等。
二.什么样的班级管理境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的发展。然而,班级管理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研究领域,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细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基于理论和经验,以儿童发展为本,恰当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在此,到底何种班级管理境界有利于儿童发展?值得每一个教育者的思考。 在此笔者认为,和谐的班级管理应达到张与弛的平衡。何谓张?拉紧之意。教学需要张力,我区宋运来老师基于语文教学,提出“张力”学说,其认为张力创设出生机勃勃的教育情境和场域,这是教育的属性,也是教师的责任。“张”才会形成张力,张力可以为教学所用,班级管理亦然。一个班级,需要一定的“张”。班级是一个集体,集体的管理就需要制度,形成制度就需要遵守制度。班级的班规班纪是每个学生所需要遵守的,良好的班级纪律可以促进积极班风的形成,同时也保证课堂常规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 何谓弛?《说文解字》中提为弓解也,意为放松。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需要获得认同和尊重的人。所以,张力需要有一个度,过度的“张”,无法形成班风,反而导致学生的厌学,无法促成班级的活力和融洽的班级氛围。所以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亲切的话语,一句真实的鼓励,适时的嘘寒问暖,让良好的班风添上了爱的暖意。爱是世界上最虚幻的字,但可以成为最真实的最感人的行为。南京市前教育局局长徐传德曾呼吁,“童心母爱,做斯霞式的教师”。童心母爱,是斯霞老师的教育理念,然而也是我们广大教师所要追寻的价值追求。把学生当做一个生命去守护,有效的平衡张与弛的关系,让我们在这种理念下共同享受班主任教育生活。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