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十八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最重要的是
————十月份教学反思
发布人:李森  发布时间:2013/11/3 21:57:44
   

  最重要的是

       ——十月份教学反思

  李森

  十月份的上旬,对于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掌控,我依然在徘徊不定,不因别的,只因我的目标性太强或者野心太大,妄求通过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就能让所有孩子都能达到我的教学要求。所以有时候课堂上的我多了一些机械的重复,与此同时,也多了一些再怎么重复再怎么强调可结果总是让我身不由己的无奈。

  这份无奈让我醒悟,再这么只顾低头走路,我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弯,我需要更频繁地从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堂中去汲取营养。所以,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钻进刘老师的课堂。这一回,我不是来看一(1)班的孩子上课是多么专心致志多么聚精会神的,而是努力地挖掘深藏于其中的原因所在。

  记得那次上完课后老师跟我交流时说的话,看一堂课的好坏不看你老师的课堂语言多么优美、肢体动作多么丰富,只看孩子喜不喜欢你的课,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唤醒。搞教育的无不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对于新手教师来说,也只是盲目地以为教育的本质确实是激励,确实是鼓舞。至于如何在课堂教学或者学校生活中激励、鼓舞、唤醒孩子这样的方法论问题,又有多少人去思考去琢磨呢?

  我想到了成尚荣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而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句话不正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本真要义么?具体到一堂课上,只要教师的教法顺应孩子的天性,契合他们的兴趣点与关注点,孩子又怎么不会喜欢这节课?

  虽然我还不能完全参透老师的课堂为何如此吸引孩子的奥秘,却也学到了不少顺应孩子天性,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方法!比如说:请孩子当小老师,引入比赛、竞争制度,适时的小奖励,鼓动性的教学用语等等。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目标层次鲜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的课堂中,保准课堂中的孩子小手高高举,小眼向前看,小脸红又热!

  创新始于模仿。几次的学习模仿后,在老师的教法基础上我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鼓励方式。比如:

  案例一:

  an en in第一课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马上回答我两个问题:这四幅图藏着哪一个复韵母?为什么?

  (过了一会儿,见多数孩子有些许疑惑,便知想回答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一点难度,所以及时将学习方式调整为:伙伴之间互相补充。在下面巡视时,多数孩子说老师我们只找到了两个,老师我们只找到了三个,还有一个怎么都想不出来……看来,要想全部找到对多数孩子来说确实很难)

  师:现在讨论结束,这四幅图藏着哪一个复韵母?找到两个的举手!

  生:老师,我找到了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

  师:非常棒,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这两幅图,还有两幅图有点难度,谁知道的?再想一想!

  (过一会儿,有几个孩子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师指名回答。孩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案例二:

  去拼音朗读识字三。

  师:刚才我们借助拼音能够把这些词语都能读准确,现在我去掉拼音你还能将它们读准确吗?

  生:能!

  师: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颗太阳,马上我请同学来读,如果全都读准确了,这颗太阳就是你的!还在等什么?赶快练一练呀!

  (练完之后,连那些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把小手举起来了,迫切地想要站起来读一读!)

  案例三:

  读好识字三

  师: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一读这篇课文?先自己在下面练一练!

  师:你来读!

  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

  师: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马上我请人来读,如果哪位同学的朗读超过了他,我就给你两颗太阳!

  (孩子们读得更带劲了,再一次请读时,普遍读得非常棒!)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始发灵光。”将这句话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教师没有通透孩子天性的那份敏锐,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及喜好,课堂上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将孩子调动起来。师生之间仅存的关系将会回归传授与被传授,甚至是命令与服从。在如此紧张的师生关系下,孩子怎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倾听、思考、交流、表达中去?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只会渐行渐远,何谈互相激荡、焕发灵光!这样的课堂,是一潭永无希望的死水,再灵巧的孩子如若长期生活在这潭死水之中,只会被我们教成知识的傻子。

  所以,时刻牢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灵活地运用多种适应孩子天性的鼓动方式,激发孩子学习、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

网友评论
【第1/1楼】胡晓娟 2013/11/26 8:03:39
不再低头看路,这真是成长!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重视研究:四…[图]
班级管理翻滚吧,毽子…[图]
班级管理我肯定,我挑…[图]
班级管理智享科技,拒…[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绘彩蛋…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红歌庆…
班级管理童心飞扬,粽…[图]
班级管理五1班五下第…[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粽…[图]
班级管理重视特殊:四…[图]

  本文相关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