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龙】年三月廿一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书香校园>读书节专栏>正文


荒原上的曙光
———— ——论《荒原》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发布人:慎婷婷  发布时间:2016/6/20 12:27:42

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座珠峰,《荒原》给多数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它的驳杂与混乱,例如它章与章之间松散的联结,行与行之间巨大的跳跃都让读者惊异于它的突兀多变,也使得读者的阅读往往止步于它的表层结构而对于内涵及意象的挖掘显得举步维艰。诚然,这样的状况与作者在这部作品的创作方法是分不开的。作者在大量传统诗歌创作道路中独辟蹊径,在这仅有的433行诗中,作者不仅使用了6种外语,引述了35位作家的56部著作,而且还插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典故和各种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新学说。

《荒原》一进入大众视野,即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响。一般的读者觉得这部诗结构松散、意象庞杂,着实艰涩难懂。而许多批评家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作品,对它提出种种质疑。有人这样评论:“《荒原》令初读者往往摸不着头脑,它首先引起读者注目的是前一行与后一行之间脱节这一现象。”更有甚者称“这是一部炫耀学问的招摇过市的诗作。”

面对各种评论,作者艾略特本人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对于否定者,他一再强调作品的内在结构性,而对于肯定论者,他又大谈自己的诗作“混乱”,甚至坦白道:“这首诗本来就没什么框架······在写作《荒原》时,我甚至不在乎懂不懂得自己讲些什么。”

从诗人的自述中,我们对其自身的矛盾性大感怀疑,难道诗人真是在一种不自知的混乱状态下创造出这样一部外貌奇异的“畸形儿”吗?

当我们试着以传统的文本解读之径回溯到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和社会中去,不难发现原来作者写作《荒原》的年代正是西方传统信仰式微和思想文化极为混乱的时期。尼采把它概括为“上帝死了”。诗人叶芝这样表述它的特征:“一切都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根据”镜像“理论,人们通过周围的人与事物来确定自我的存在于归属。这样一个信仰崩溃,规则缺失的混乱环境中,人们仿佛难从对他人的凝视中确立起自我的存在,难以与他人建立一种合理的联系从而导致自我遗失,从而带来一种”形式缺失“的感受。

但诗人作为人群中那一个极为敏感的思想的精英,他绝不会放任自己在混沌的漩涡中沉沦。显然,诗人艾略特正是跳出了这一江河日下的漩涡,站在全新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的高度,重新审视这混乱、破碎的现实。

诗人所担负的往往是将人们难以言说的情感经理性凝练后具象化的重任。诗人是那个被戴上了脚镣,人们还要求他步履优雅的人。当艾略特抛弃了传统理性的框架下的秩序,试图为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寻找一种合适的文学形式时,人们却又带着传统的眼光对其进行批评指责,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班级管理“缅怀先烈,不忘…
班级管理“学雷锋,做好事…
班级管理“传承宪法文化,…
班级管理红领巾讲解员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督导新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南京市陶行知…[图]
教育要闻陶行知学校承…[图]
教育要闻建邺区教育信…[图]

  本文相关
篮球、排球比赛表彰二则
趣味小品《对对子》
端午手工大集结
再战区班主任基本功
校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
区良好班集体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
激情六月,毽子比拼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