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儿童节 农历甲辰【龙】年四月廿五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教学反思>正文


[内部]三月教学反思慎婷婷
————一节课所思
发布人:慎婷婷  发布时间:2016/4/11 18:23:00

一节课所思

三月份学校迎来了隆重的课改论证会,也因此有幸听到了陈卉学姐的一堂教研课《谁的本领大》,经过语文组的集体评课、讨论也得到一鳞半爪的收获和思考。

首先在课堂伊始,陈老师是这样导入课题:“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谁的本领大(生齐读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风和太阳(生齐答)。从这一环节,我学到的是我们在给学生上一篇课文时,首先应该在心里对课文的体裁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是童话、寓言、诗歌、散文还是说明文等等。一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文体可能不太能明白,但是我们可以在现阶段给他一点点渗透。于是在一上《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一课,我给小朋友讲了这既是一篇寓言,又是一篇童话。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转化为孩子们的语言即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情感,使他们人格化。在课堂上当然不能将这样的定义全盘搬出,我是这样引导孩子的:“孩子们,我们自然界中的松树、风会说话吗?”“不会”“那这里的松树和风都像我们人一样会说话······”话音刚落,班上好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这是拟人的手法。当时我的内心一阵欣喜,原来孩子都已经接受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并且马上我们就记住了童话的定义:用拟人的方法来讲一个故事。所以平时不经意间的一些话语,就慢慢被孩子吸收,在某个知识的触发和连接中就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我想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能说知识的内化原本就可能经历这样一个先接触概念,后经经验填充渐渐丰满而内化吸收的过程吧。基于我们的先学后教理念、自主预习的模式,孩子经过前一天晚上的预习,已经能够大致了解整片文章的大致情节,当老师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是风和太阳。陈老师把精心准备的风和太阳的人物图片贴到板书上,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得把握本篇课文的主要情节进展,也为后来我们梳理课文脉络做好铺垫。

在听课文录音环节,陈老师是这样过渡和切入的:“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播音员叔叔,在我们本篇课文中有很多的人物对话,他们很关键,请你边听边画你觉得好听的对话。”在这一环节陈老师的处理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再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时缺少一些指向性,学生并不知道要听些什么,不知道什么叫好听的句子。然而陈老师在学生听录音前的这一句话指向性明确、执行性强。本篇课文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的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我们分析课文的重点就是从指导人物对话入手,根据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来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课文要传达的道理所在。我们在这一环节,可以做的努力是在备课时要好好分析一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清楚我们在这片课文的指导朗读中要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比如抓关键词、比如抓关键人物对话等等,根据不同课文特点,灵活设计孩子去听去模仿去分析课文的环节。当孩子听完课文录音来到练读环节时,我们也可以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孩子代入角色中去,更能体会人物的语言、心情。最后在评课环节有老师提出了孩子在课堂上读课文的时间太少。诚然,反思自己的课堂,因为有了预习的前提,我们认为孩子的读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孩子在整堂课上读课文的时间就放在了听录音后的练读,而练读的展示也仅仅发生在几个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的是在课文梳理环节,让孩子真正走进文本,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词析句,去感受汉字的神奇和美妙。

见贤思齐焉,作为一名教学新手,在课堂教学上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谨记要善于从他人身上挖掘能为我所用的金点子,善于每天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左右前后而求索。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最新发布
生活随笔【全程育人】…[图]
班级管理【全程育人】…[图]
生活随笔【重视研究】…[图]
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图]
生活随笔【全程育人】…[图]
班级管理三3下学期工作总…
班级管理三3下学期工作计…
班级管理三3上学期工作总…
班级管理三3上学期工作计…
生活随笔【全员育人】…[图]

  本文相关
篮球、排球比赛表彰二则
趣味小品《对对子》
端午手工大集结
再战区班主任基本功
校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
区良好班集体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
激情六月,毽子比拼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85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地址:(小学部)南京市建邺区积贤街17号、(初中部)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街12号() 电话:87752066、87752108

苏ICP备12081047号

通知公告
校园风采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