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女初成长 ——--亲子阅读体会 发布时间:2013/6/18 14:42:38 作者:肖瑶丁雪 点击:703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我认为亲子阅读更是父母与孩子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坚持每天在她睡觉前读故事给她听。起初,可能因为孩子年龄小,不太懂,于是我在读的时候,给各种角色配上表情和语气,很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一段时间后,只要到了睡觉时间,她就会拖来一本喜爱的书放到我手中,但她从不肯独立看书,哪怕只是翻一翻。 记得大约在4岁左右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网上对这套书评价很高,相信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果然书很吸引孩子,有段时间她专门盯着其中一本让我读。从一些幼儿教育专家的分析来说,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这种现象,于是尽量忍住要吐的心情,一遍遍读着她指定的书。一次无意中翻书的时候多翻了一页,孩子听到我读的内容大叫“不对,不对”,接着她把书翻回去一页,果然是错了。包括我想偷懒的时候,故意漏掉一段,她都会指出。发现这个“秘密”后,我在读书过程中,读一段,然后慢慢的引导她说出下一段的内容,开始她能一字不落的说出来,但这种伎俩用了多次以后,她显得很不耐烦地说:“妈妈,你是读故事,还是提问题啊?” 读《昆虫记》的时候,我边读,孩子在一边挺着肚皮笑的不停 记得看《象背:出发的日子》这套绘本,说的是一个大象父亲在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时与自己最亲的人共同度过了最后的宝贵时间,然后去往天堂,留下了自己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这套书文字不多,但很感人,读到一半时,孩子的眼圈和小鼻子红红的 根据幼儿教育专家的说法,家长别把孩子看的什么都不懂,听故事过程中孩子表现的喜怒哀乐正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也不会全部解释给她听,能接收多少是多少,能理解多少是多少。渐渐的我将她从绘本世界引入到儿童文学小说世界。 孩子有个上中学的姐姐,老师推荐的各作家的书不少,曹文轩、沈石溪、杨红樱、及外国儿童小说,我在孩子幼儿园大班下半学年的时候开始带着她接触这类书籍。杨红樱的书比较适合儿童的心理,主角顽皮、活泼,情节又理想化,很快她就喜欢上了。 女生都爱穿裙子,记得初夏的第一次穿裙子,孩子很兴奋,在坐下后,突然又站起来,然后很优雅的用双手从身后往下擀一下裙子下摆,再坐到椅子上。我笑着看着她,她告诉我说她要做戴小荷(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假小子戴安》里主人公的妈妈,是个非常有气质,又很优雅的女人,当然作者少不了会写些礼仪方面的细节。)。当时我并未想过这样的细节能让她理解或记住,这算是个意外收获吧! 带着她读完几本校园儿童小说,我又尝试了外国儿童小说《小公主》,外国人名很长,我认为她会不喜欢,实际也如此,开始的时候平铺直叙的内容及拗口的人名让她有些不乐意,不过我坚持读这本书,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她终于被小公主的遭遇及小公主的丰富想象力给吸引了。 孩子在大班时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尽管不太熟练,也可以结结巴巴读些带拼音的书。这时的她还是“惰性“比较强(实际后来我才发现可能并不完全是惰性问题,而是她眼睛、嘴巴跟脑子无法同时工作),我就想了办法跟她说每天她自己选完故事,前两段必须由她来读,接下来的内容我读给她听。这个办法持续了挺长时间,包括上一年级认识不少汉字后。直到这学期的某几天,突然发现她开始特别爱看书。一个周末我生病了,跟她说我下午需要睡一觉,自己写完作业,可以玩橡皮泥。等我一觉醒来,她告诉我看了一本书的很多页内容,并且还简单复述了部分情节给我听。接下来我惊喜的发现,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看书,很快头疼的事也随之发生,放学回家扔下未完成的作业,却抱着本书在一边津津乐道。而就在一个月前,让她自己看书,她还只是选绘本看图画而已。 通过一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她基本可以独立看些校园儿童小说类的书了,但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会坚持朗读一部分给她听。或许很快孩子就会完全不再需要我的阅读,但我相信,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光,将是我与孩子共同记忆中的快乐时光!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