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辰博客

    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 首 页 ‖ 博文 ‖ 相册 ‖ 课内习作 ‖ 榜上有名 ‖ 班级主页 ‖ 开心游戏 ‖ 登 录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回归日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初七
  正文
(二)腊八
发布时间:2014/1/28 16:12:36  作者:吴晓辰  点击:261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民"腊八节"。该节来源于古时的"腊日",即"猎禽兽以岁暮祭先祖"之日。汉代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开始将腊月初八为腊日,民间称为"腊八"节。

"腊八"是进入年关的信号,亦称"年禧"。商家准备讨账,欠钱而还不起者,亦开始准备"躲帐",所以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 "腊八"这天的典型食物是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祭祀神农氏。因为神农氏为我们发现了百谷,创始了农业稼穑,故于腊日用多谷制粥而祀之。按《古今中外节日大全》说是为了祭祀"八神"。

自然界的八位神灵,保佑庄稼丰收,百姓得食,故而祀之。

宋朝流传下来说是为了纪念岳飞特制的果粥。明朝流传是为了纪念朱元璋而熬杂米粥的。因为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当过乞丐,吃过老鼠洞中的杂粮。登基后令御膳坊熬杂米粥,并赐赏百官,以志不忘,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名腊八粥,此说含有忆苦的成份。

流传最广且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纪念佛祖之说。释迦牟尼在未得道之前,曾舍弃王位而游历名山访寻名贤,饿昏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被一牧羊女煮粥救活。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于是佛教徒们把"腊八"称为成道节,熬粥奉佛。汉代,佛教传入我国,此俗随之传入。开始各佛寺于是日诵经熬粥供佛,后来民间因之。

清代,雍和宫所熬的腊八粥很出名。因为所用之锅极大,直径有一丈二尺,能容米20石,干果100斤,共熬5大锅。所用粥料由宫廷送来,并派监粥大臣来寺院监制。粥熟之后,派供粥大臣送进皇宫,首先由帝后嫔妃贵族享用,各地总督巡抚等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们也能得到装罐封寄的赏赐。有地位的人家或皇亲国戚,所用粥米由皇廷赐赏,所以这天也有"王侯腊"之称。一般平民百姓家虽然得不到皇家赏赐,但亦极重视腊八粥的熬制。腊八前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角米等煮熟。粥熟后供在佛圣面前、门窗、庭树、井灶之上,然后全家皆食和馈赠亲友,照例馈友之粥不得过午。

腊八粥用料和制法极为考究。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穰、松子及红糖、白糖、琐琐葡萄等做为点染。此外还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免等布置缀饰,使其更加华丽,以见巧思。每至腊月初七就开始剥果修器,夜间熬制,天明则粥熟。

腊八粥的质量以用料多少为准。《燕都游览志》载:"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平民百姓家所用粥料多少,视其家境情况而行。一进入腊月,粮店就配制"腊八米",将芸豆、豌豆、小豆、红豆、绿豆、小米、糯米、高粱米等掺到一起,称杂豆米,出售。居民买回后再加上红枣、栗子之类就可熬制。熟后再加红糖、白糖、玫瑰或甜桂花调味,使其味道更美。

讲究的腊八粥还要注意颜色,粥熟后,要求雪白透明,所以凡是颜色较深的谷物不可用。只用江米、用银针挑净糠心的薏仁米、鸡头米,去了心的莲子肉等。粥熟后,再在特制的粥盒里铺上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等,还要摆出各种图案花样,这种粥是腊八粥的上品,亦叫"八宝粥"。

关于腊八粥的用料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燕京岁时记》载:"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而上述做为"腊八粥"上品的"八宝粥"中,却以莲子、桂元等为珍品,不知孰说为是,看来可能是口味不同的缘故吧。

在亲友邻里馈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附带送"渍白菜",这是刚入冬时渍腌的。《燕京岁时记》载:"凡送粥之家,必以此为副。菜之美恶,可卜其家之盛衰"。白菜腌得好坏,与家境之盛衰当然无内在联系,即便腌渍的味道不好,受赠之家亦不会说什么,送菜人尽可放心。北京人腌渍白菜已成风俗,俗称"渍酸菜"。

北京地区的冬令当家菜历来是大白菜。古籍记载:"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可见,北京居民贮存大白菜古已有之。现在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贮存大白菜的方法,如:凉台贮存法,楼道贮存法,报纸包裹法等。另一种方法就是腌渍,将洗净的白菜在开水中烫过后放入凉水中一渍,再存入洁净的缸中封闭,吃时味道与四川泡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腊八的另一工作是泡"腊八蒜"。用洁净的器皿盛上好米醋,将选好的蒜瓣去皮,放进醋中,封闭置暖处,称为"腊八蒜"和"腊八醋"。到新年吃饺子时,连醋带蒜盛入食碟中佐餐,醋香蒜碧,引人食欲。

还有一种重体力劳动,亦是腊八日的工作,即窖冰。腊八,京城各河开始打冰,内城御河所起之冰贮藏在"内窖"。太液池所起之冰,贮存在景山西门外的"雪池冰窖"。府右街冰窖,存贮南海之冰。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窖存放,待夏季出售。当时北京著名的冰窖有什刹海宝泉冰窖,白米斜街西口冰窖及朝阳门、德胜门冰窖等。旧京冰窖有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和居民冰窖。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一般冬至至"三九"即可。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考窖冰之俗来源甚古,《事物原会》载:"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可见周代已有贮冰之俗。 腊八之后,节日气氛愈加浓烈,只不过市面上再也看不到粥果一类的物品了,代之而起的是有关祭灶、迎神、祝福之类的年货了。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吴晓辰
 打印本文 另存为Word文档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百度收藏

上一篇:(一)腊月市  下一篇:(三)唐花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博主资料

吴晓辰照片

姓名:吴晓辰
学校: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班级:2012级(4)
QQ:360916852
日志:共234篇 本学期234篇
评论:101则

 博主最新日志
日记8[图] [5408]
日记7[图] [5410]
日记6[图] [5473]
日记5[图] [5374]
日记4[图] [5411]
日记3[图] [4716]
日记2[图] [3915]
日记1[图] [4252]
寒假日记4 [3649]
寒假日记3 [3662]
 最新评论
好厉害,真漂亮!
水天一色,真美!
预祝你获得好成绩!
好强大
……
原来如此!
太神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真棒!
……
画地真棒
 相关日志
日记8
日记7
日记6
日记5
日记4
 一周热门
 本班排行
1. 陈沁妍[463篇]
2. 戴嘉泽[269篇]
3. 李予瞳[240篇]
4. 吴晓辰[234篇]
5. 尤佳琪[194篇]
6. 赵阳[123篇]
7. 尹欣[110篇]
8. 方瑞东[100篇]
9. 白雪婧[97篇]
10. 陈子涵[96篇]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