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今博客 |
【重视特殊】开学心理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4/2/20 13:32:25 作者:王奕今 点击:18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理解: 学生能够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学生理解并记住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含义。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学会面对压力和挑战。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技能应用: 学生能够识别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学会与同学、父母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 心理健康包括较长时间内的持续心理状态、个体应有的状态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状态。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人体的整体健康。 心理健康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也能为心理健康提供基础。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含义: 健康是在心理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三、教学方法 设问法: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如“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及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范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答案。 教师总结并引出心理健康的话题。 研讨课的内容: 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讲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分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含义。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看法。 角色扮演:模拟与同学、父母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场景,练习沟通技巧。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课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估 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班会课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反馈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次班会课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本次开学心理第一课班会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63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