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初始和重要因素,它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孩子。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究竟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友善养成的呢?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因此,一个和睦、亲社会的家庭氛围,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友善行为。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轨迹。一个在温暖、关爱、引导有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够发出更多的友善行为。相反,冷漠、严厉或放任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孩子友善品格的养成。
我们理想中的家庭是和睦的、温暖的,引导有方,但现实并非如此,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提供孩子友善养成的沃土,比如我们班小晨,在他的身上存在的行为问题就是对他人很不友善,很容易和他人产生冲突,脾气比较急躁。于是,我找到小晨家长,进行了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到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爸爸一起生活,不太善于表达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不是很好,所以友善行为较少,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因此,我和妈妈沟通过后,决定先从不讲文明用语这一点对他提出要求,我也在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他在人际交往中的友善行为。希望我们家校合力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与人为善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