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芳博客 |
尊老爱亲,传承美德 ————三一中队重阳节文化宣讲暨班级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18 11:30:40 作者:严芳 点击:564 国旗下讲话: 我们是光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也是优秀中华文明的传承人。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一重阳节。《易经》中曾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又与长久的"久"同音,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义。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敬老节,所以今天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长辈,还要尊敬和关爱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是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家庭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没有他们过去的拼搏和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当皱纹爬上他们的脸庞,白发侵袭满头的青丝,意味着我们已经在呵护下逐渐成长,开始能为他们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尊重和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在家里,可以多关心老人的生活需要,有空的时候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吃饭时帮他们盛饭、盛汤等;在外面,可以给老人让座,帮同小区的老人拿东西等。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我们应该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提高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信心和决心,做一名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老人,幸福安康。
重阳节习俗探究 重阳习俗1:登高远眺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景色秀丽,人们于重阳登高赏秋,活动筋骨,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重阳习俗2: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最早的时候是庆祝粮食丰收,品尝新粮食,后寓意登高望远,来年越走越高,节节高升。 重阳习俗3:赏菊、喝菊花酒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就流行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 重阳习俗4:插茱萸 古代还有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可以做药材,有驱虫去湿、消积食,治寒热的作用。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bì xié)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1重阳古诗词朗诵 过故人庄 [ 唐 ]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pǔ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liáo kuò]江天万里霜。 九月十日即事 [ 唐 ]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shāng)。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定风波·重阳 [ 宋 ] 陈与义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shāng)。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40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