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辰博客

  
■ 首 页新闻速递活力校园班级在线书香校园成长平台学术研究校务行政学陶师陶教师博客关于我们精品课程荣誉榜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青年节 农历乙巳【蛇】年四月初七

  正文
时间都去哪了?
——四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4/15 21:13:07  作者:毛雨辰  点击:1368

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我经常都觉得不够用,总觉得还有很多的题目都没有讲到就下课了,下课后回顾,扪心自问:“时间都去哪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它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整节课的目标我把它分为三类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能够准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结果,理解算法和算理,其次是能力目标,掌握算法的多样化,可以用摆小棒,拨算珠,算术的方法来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最后是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对数学产生兴趣,同伴讨论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

根据这三个目标,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运用我们学过的手指快算来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由此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可以直接把整十数加在左手上,加在十位上,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样的算法是正确的,第二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同伴交流讨论,学生会很容易想到摆小棒和拨算珠的方法,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想这个问题,就能够推出算术的方法。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认为这些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能够想到并且也能够理解,可是实际教学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手指快算这个活动学生很尽兴,证明学生手指快算掌握的很不错了,可是在第二个活动验证算法,也就是了解算理的时候,学生犯了难,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知道什么叫做验证,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不能理解,认为我可以用摆小棒和拨算珠的方法计算,何必还要用算术的方法呢?在这个时候,我用了很长时间来讲这个算理,可是仍然有学生不理解,有的理解的小朋友觉得枯燥,就开始不听,实际也没有理解,时间就这样没有了,在我讲完试一试的两道题之后就下课了。

时间都去哪了?难道连做练习的时间也没有了,究竟我都用在了什么地方,一定要用在那个地方吗?很显然,算理多讲了,一年级的孩子需要他去理解算理,可是不能过分的强调,不是非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理解了不想听了,能力弱的孩子听不懂不想听了,还被打击自信心了,这样根本没有达到我想让孩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一个目标,因此,算理的理解不一定非要用枯燥的语言,我可以在习题中渗透这样的算理,在做练习中让学生慢慢的感受,慢慢的有所感觉。吴正宪老师在上三年级面积的意义的时候,一节课都没有说过什么是面积,她说的一段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如果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经验慢慢去感受面积,即使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面积的概念本来就是成年人弄出来的。”这节课的算理也是一样,不需要所有的学生都说出来,只要能够感受,理解,会用算术的方法去算,他就是成功的,练习必不可少。

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哪也没去,最重要是自己如何去掌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做无限的事情。


分类:学术研究 > 教学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毛雨辰
 打印本文 另存为Word文档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百度收藏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博主资料

学校: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Email:1160915099@qq.com
Tel:87759225
Mobile: 保密
QQ:1160915099
日志:164篇
评论:28篇

 最新日志
[内部]朱同学的个案研究
[内部]对张同学的观察研究
[内部]读后感
[内部]微班会课
[内部]德育论文撰写
[内部]武动一夏,月月争先…[图]
[内部]我们班的好声音[图]
[内部]跳出我们的长绳风采…[图]
[内部]陶娃“飒”起来[图]
[内部]数学真奇妙[图]
 最新评论
 相关日志
[内部]5月教学反思
 一周热门
 最新图片
 日志索引
■『新闻速递[0篇]
■『活力校园[0篇]
■『班级在线[0篇]
■『书香校园[1篇]
■『成长平台[0篇]
■『学术研究[40篇]
■『校务行政[0篇]
■『学陶师陶[0篇]
■『教师博客[123篇]
■『关于我们[0篇]
■『精品课程[0篇]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2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