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课堂指令
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来说,有序是高效的基础。如何判断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在认真听讲呢?如何养成孩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呢?听了恽老师的课,我发现自己和她存在相似的课堂问题:1、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坐姿不端正、手上做小动作,甚至和同伴说话。2、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不深入,没有真正地沉浸在课堂思考的氛围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呢?师傅的话让我醍醐灌顶——养成孩子听的能力。有效的课堂要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听,如何保证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尽量长呢?当有个别孩子出现走神的情况,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就是眼神交流提醒了,或者轻轻走到他的跟前,拍拍肩膀或桌子。如果是课堂过程中出现走神乱动的情况比较多,就需要全班整顿纪律。这时候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批评孩子、发泄不满,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有限,试不试需要外力去调整。听了施老师的课后,我发现施老师特别善于利用口令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当出现走神的情况时,一个口令就把孩子拉回来了。针对我们班的现象,虽然也有用到口令,但是缺少变化和心意,孩子缺少新鲜感。经过思考后,我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希望在后期的语文课堂上能带来好的效果。
二、保证一课一得
听了五年级朱老师的语文课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实在。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语言、没有花哨的环节和课件,有的只是穿针引线地一步步引导。对于兵马俑这篇课文,这节课朱老师就是抓住一个重难点教学点:通过四字词语描写人物的外形和心理,从而展示兵马俑的特点。我觉得这堂课值得我学习的有两点:1、问题设计是层层铺垫、由浅入深的。设计的问题太简单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得不到提升;设计的问题太难,那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朱老师设计的问题都是在学生原有水平再提高一点,就是俗话说的“跳一跳能摘桃”,也就是学生通过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2、课堂目标明确,并且落实到位。“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得到完美的诠释。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没课的重难点事先没有思考,总是按部就班的平均用力,导致对一些教学重点一掠而过、教学难点的讲解浮于表面。通过这次教研,我想以后我再接触新课文的时候就会先思考:除了基础知识点1这课中孩子还必须掌握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呢?我要用什么方法把这一目标落实到位呢。
三、培养理答能力
在听了恽老师的课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恽老师上的这节课一定很心累,因为她在一些教学环节中被学生的回答牵着走。当孩子们的回答和我们预料的有出入,怎么才能在不打消他们思考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他们的思维拉回来呢?我想这主要和教师的理答能力有关。课教师的理答内容能告诉学生回答问题的信息,包括正确与否、充分与恰当程度、思路是否正确从而为他们今后调节自身的表现提供方向。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重新组织问题或者转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到正确的方向上去。若学生不会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为其提供解决题的认知信息,降低任务难度,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表达出来,促进学生逐渐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