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底参与了学校的青年教师赛课,拿到的课题是《团团和圆圆》的第二课时。
初拿到这个课题时有些担心,在以往的第二课时教学中,通常是通过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大致分为根据课文词语说话,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句型的运用这三个板块。在平时的教学中,想到从这三个方面训练学生,却没有想过这三个板块的题目从何而来;想要达到怎样的训练效果;有很多的题目,又应该如何选择。
在这次赛课后,对于第二课时的叫教学设计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首先,题目的选择都是基于学生学习内容,偏向于学生学习的一类字。以同音字和形近字为例,同音字主要是将学生新学的字和之前学过的同音字进行比较,从讲解字意,到一些词语辨析加强巩固,而这些字都是学生学习的一类字。句型方面,是基于文本内容。而且在对学生进行句型训练的时候,给予的句子要有一定的难易梯度,在给他们一点小提示后,学生能够完整连贯地说出一句话。其次第二课时要遵循课标,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在《团团和圆圆》的第二课时中,一开始的听写词语,不仅是对学生第一课时学习的巩固,也是引导学生倾听后输出,将听到的转化为书写。在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里的词语串起来说说课文里的内容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说话的练习。而且在这个环节中,还引导学生说的话要和课文里面说话方式不一致,同样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也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在教学设计中,每一板块的内容要明确清楚,同时过渡语以及总结要像链子一样,将这些美好的珍珠串起来。老师完整的教学设计,也会影响学生思考的完整性。
同时在这次的赛课后,听取评委以及师傅的建议,自己仍然有很多改进的地方,相信一次次的打磨,自己也能在教学上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