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婷婷博客 |
陪你们一同成长 |
慎婷婷5月教学反思 ——点亮一盏灯 发布时间:2016/5/23 12:47:49 作者:慎婷婷 点击:2754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曾经遇到感觉灰暗的日子,就好像迷失在一座布满浓雾的森林。庆幸的是总会有这么一盏灯,在我们感觉迷惘无助的时刻亮起,再一次点燃我们前行的勇气,用一缕缕希望之光给我们指引方向。 本周五我给来自海口的老师展示了一节公开课,执教的是一上语文《放小鸟》这一课。周五的课,从周一就开始准备。周一:熟悉课文、研读文本,修改课件、打印教案。周二:撰写详案。周三:借班试上,听取师父建议,再对课堂环节和教学语言做修改。周四:熟悉教案,试课件。周五:展示。这一个星期,感觉很辛苦,但却由衷地感到充实。因为当一次公开课结束,感觉自己从中的确获得了不少。当然这一切的一切也离不开身边的良师益友的鼎力相助。特别感谢一语办公室的战友们与我并肩作战:感谢睿姐慷慨得与我分享她的课件与教案,感谢洁哥主动提出借班给我试上,感谢大蓉一个劲儿地给我加油打气,感谢赵老师能在课后给我宝贵的建议。在此还要感谢的人有我的师父阙薇老师和刘咏娟老师,给我这个刚刚站上讲台的新手以宝贵的教学指点。这些可爱的人儿,不正是我前行路上亮起的一盏盏明灯吗? 本次公开课后,我根据各位听课老师给的建议,进行了自我反思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几条: 1、课堂教学语言要简练而明确。尽量做到用最简洁的语言让孩子明白你发出的指令,这时候语言的指向性是否明确就牢牢关系到你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是否能有效执行。 2、在课文朗读环节,老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做一定的指导。指导要具体,要与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这样的的评价毫无价值和进步。 3、时刻关注学生的语言习惯,一遇到不符合语言规范的,比如颠倒语序的说法就要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让孩子明白: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使用时是有一定规范的,我们一定要说规范的话,同时在日记的书写上也作此要求。教学,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把一些学习的方法一点点渗透给学生,他们才能渐渐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才能去成为一个会探索的人而不仅仅是只会接受知识的书呆子。 4、在梳理课文环节,我们首先围绕课前预习给出的大问题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逐一分析和再现。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应当在这里做一个总结,此时的总结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刚刚学生回答的相加,而是整合答案并且做更加深入的总结。要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完整的认识。当课文整体呈现后,我们还需要对整篇课文的脉络进行梳理,要从作者的写法入手,告诉孩子,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从而对于如何写文章有了一定的借鉴,对孩子的写作是一大提升。 5、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要考虑你的执教内容能不能被绝大多数孩子接受。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再一次的语言编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深入、透彻的研究,然后设法用最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将它输出。有时为了自圆其说,我们甚至可以对一些晦涩的内容做一定的加工。 6、当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某个问题面露难色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比如和自己的同桌交流讨论一下。对于一些较开放的题目,比如“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肯定学生多元化的回答,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只要不与课文的思想相违背即可。 7、最后,在本节课上也暴露了许多我平时疏忽的地方:比如孩子的课堂规范意识薄弱,比如自己上课时与孩子的眼神沟通少,上课声音还有要更有起伏变化等。这些问题有有待于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去改进。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文章当中有一句话给此刻的我特别大的感触。作者在回忆了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那些铭记于心的老师时提到这样一句:我认为好的老师应该是在传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他们些许情感上的关爱。自问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在这一点上做的很糟糕,因为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把一些焦躁带进了课堂。还好此刻的我又借这一句话点醒了自己。也借此勉励自己,多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给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吧!去成为那一盏点亮迷雾森林的明灯吧!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48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