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博客 |
小纸条的妙用 发布时间:2016/5/23 8:29:23 作者:陈卉 点击:481 小纸条的妙用 【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二年级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发展,我以发纸质积分的形式肯定并激励学生好的表现。学生通过在各项常规、课堂参与、作业以及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班级统一衡量标准发放的积分。一定数量的积分可以兑换一些机会或小的物质奖励。积分制的实施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 【案例描述】 1.积分丢失事件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的课间,我来到班里,想看看孩子们课间活动是否有序。刚一转头,我就看到小梁心情很低落地往我这边走。“陈老师,我的积分少了。”小梁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天都能够在各学科老师那里获得不少积分。我问小梁:“你少了多少积分?”“50多分。”我心里一惊,这数量可不少啊!“会不会丢在其他地方了?或者数错了?”我试探性地问道。“没有,我中午才数过的。”依我对小梁的了解,她是不会弄错的,更何况她还有一个专门装积分的袋子。于是我先对小梁说:“你先在书包和桌肚里找一找,我帮你问一下其他同学。”经验告诉我,小梁的积分很有可能是被其他同学“拿”走了,这种“拿”是我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小梁在重新寻找无果后,我不得不召集所有的孩子进班,问大家:“咱们班小梁有50多分找不到了,大家有没有看到或者捡到的?”“没有!”大部分孩子回应道。也有极少数孩子说到:“老师,我也少了几分。”我心里寻思着:少几分的孩子很有可能是自己弄丢了,但小梁丢失的这50多分……极有可能是被其他同学“拿”走了。 2.第一次诚信检验——结果不尽如人意 在没有弄清楚事情全貌的情况下,我不希望将这件事定性为“偷”,我想尽可能保护这名有可能因为一时糊涂做错事的孩子,希望找到合适的时间再与之单独交流。因此,我先让所有孩子坐下来,对他们说:“小梁有50分找不到了。可能是掉了,被同学捡到了,也有可能是谁恶作剧放在别的同学那里。请全班小朋友帮小梁找一找,好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动起来,有的看看自己的桌肚,有的翻翻自己的书包,还有的孩子打开自己装积分的袋子细细地检查起来。然而结果令我很沮丧,小梁的积分没有被找到,这个孩子没有利用这次机会弥补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提高了自己的音量,对全班孩子说:“老师之前和大家说过,我最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品质,老师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孩子都是诚实的。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你有勇气承认并改正,你就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你拿了小梁的积分,请主动承认,老师和同学都会原谅你的,因为你是诚实、勇敢的。”见班级里没有人承认,我不禁有些恼火了,音量抬高了一些说到:“诚实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品质,请拿了积分的同学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又时不时看看愠怒的我。 我突然意识到,我把这件事推向了一个风口浪尖,这显然和我的初衷相违背。我本不想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对“拿”的孩子造成伤害;我以为一开始就能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里将事情解决,但问题没我想得那么简单。我不禁后悔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冷静地思考、用更恰当的办法处理这此事件。 3.第二次诚信检验——小纸条发挥了大作用 上课在即,我必须尽快给全班孩子一个交代,如果现在不了了之,很有可能会引起孩子们之间的相互猜忌,也让“拿”的这个孩子内心不能平静。于是我开始换位思考,站在“拿”走积分的这个孩子角度想,之所以他不愿承认,很有可能是担心被别的同学知道,这势必会影响他在其他同伴心中的形象;也有可能是看见了我刚才的态度,害怕被批评,害怕受到严厉的惩罚;还有可能他已经想要承认了,只是还没有办法鼓起勇气……想到这里,我意识到此刻的他应该是惴惴不安,内心挣扎的。我必须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帮助他承认错误,卸下心里的包袱。 既然这个孩子不愿让别人知道是自己做的,那么何不采用一种较为隐秘的方式呢?我立刻撕了一些小纸条发给了所有孩子,让他们在纸条背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孩子们,如果是你拿的,请你在纸条的正面写上‘是’,如果不是你拿的,请你写‘否’,写完后将纸条搓成一团交给我。放心,老师会替每一位孩子保密!”。看着孩子们在纸条上写着字,我的内心也是紧张、担心的,如果这个孩子依然不承认…… 在收的过程中,上课铃响了。在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后,我一张张打开小纸团现场看。“否”,“否”,“否”……突然,一个大大的“是”字引入我的眼帘。我面露喜色,对孩子们说到:“老师很高兴已经有人主动承认了,非常好!有勇气!老师在心里为你的坦诚点赞!我也相信这个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现在请全班同学认真上课!”说话间我用余光扫过这个主动承认的孩子,我似乎感受到了他卸下担子的那份“轻松”,说完我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教室,直奔办公室! 4.物归原主,皆大欢喜 原来,“拿”小梁积分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同桌小赵。在生活中,小赵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非常懂得体贴人!但小赵有些好动,课堂常规、行为习惯比较差,所以平时获得的积分较少。另一方面,小赵又非常在乎积分所能兑换的一些机会,如做一天体育委、检查一次眼保健操等等,我想这很有可能是造成他这次“拿”的原因。 下午大课间做操时,我以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的名义留下了几个孩子,其中包括小赵。我让小赵去办公室等我布置任务,留下其他孩子在教室里大扫除。回到办公室后,我问小赵:“小梁的积分是你拿的?”“嗯。”小赵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轻轻地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你能勇敢地承认错误,这点很好!老师会信守承诺,不会将这件事告诉别人。现在你愿意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他的积分吗?”小赵不语。也许对他这样有些好动的男孩来说,原因复杂得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又或者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他选择沉默。“老师知道你非常要好,所以你希望得到更多的积分,获得大家的肯定,对吗?”小赵点了点头。“你的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获得积分,你同意吗?”“嗯。”他小声地回答道。“在老师眼中,你特别有责任心,学习的态度也很端正,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克服身上的一些小问题,你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积分。”我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道。他似乎没想过我会这样肯定他,猛然间抬起了头,认真地看着我,说道:“谢谢陈老师!我会的!”“那你明天找个时间把小梁的积分交给我,我替你还给她,好吗?”“好!”小赵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一些。“快回教室吧,好好大扫除哦!”“嗯!”说完小赵便笑着跑出了办公室。那一刻,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第二天,我把小赵归还的积分转交给了小梁。小梁很开心,小赵呢,他也抛下了心中的包袱和同伴们玩得很欢,并且课堂上的他似乎比之前更认真了,而我也因为圆满解决了这次事件而心情愉悦!真是皆大欢喜! 【案例反思】 谁又能想到,解决这次问题的关键竟然是一张小纸条!一开始的处理让我陷入了一个困境,让事态变得很紧张,而一张小纸条让我摆脱了困境、圆满地解决了这次事件。 孩子都是想要好的!无论是拿别人的积分、还是在同学面前不愿承认,这背后都包含了孩子向善的心理,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年幼选错了方式。教师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更加理性地处理问题。万不能因为学生的外在表现给其定性,给予批评和惩罚,否则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甚至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小纸条的神奇之处在于给犯了错的孩子一个相对安全的、承认错误的途径。犯了错的孩子内心深处是想要好的,公开承认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也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小纸条保护了孩子的自尊,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使孩子能够勇敢地诉说自己的心声,面对犯错的自己。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小纸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并遵守承诺,否则小纸条必然会失去它的妙用。 小纸条不仅让孩子敢于吐露自己的心声,更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必然会更加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教师要学会善用小纸条,发掘小纸条的妙用,相信一张普通的小纸条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惊喜!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0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