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慧博客

  
■ 首 页新闻速递活力校园班级在线书香校园成长平台学术研究校务行政学陶师陶教师博客关于我们精品课程荣誉榜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农历乙巳【蛇】年四月十一

  正文
“爱”还是“严格教育”
发布时间:2015/9/28 14:49:55  作者:王千慧  点击:1517

                               “爱”还是“严格教育”

     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常常可以在读书时找到共鸣,有时也可以在我们迷茫甚至彷徨的时候找到一点方向,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教育之路应该怎么走。

     一次,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给孩子们上体育课由于是一年级的课孩子还太小,都处在幼小衔接的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指导和关注,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节奏是我们作为一年级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我加快了步伐赶在上课铃声响起前走向了班级走到班级门口铃声也已经响起,这时我却看见还有很多孩子在外面嬉戏打闹,就像没听见铃声似得。我感到很奇怪,虽然才开学一周可孩子们对上下课铃声的概念还是很清楚的,像今天这样上课铃响了这么久依然都在外面玩的情况还是头一次。我看了看时间才想起来今天由于前一节课学校有活动于是广播铃声被调整了导致了原本课间的十分钟缩短了好几分钟。可即使是这样,毕竟到了上课的时间了,我还是赶紧催促孩子们赶快回班。一群人风风火火的往教室跑去,我又赶快组织孩子有序进班,提醒着不能奔跑拥挤。就在这时却有一个孩子执拗地站在门外并一直冲着我喊“我才玩了一会会我不要进班级嘛 ”我循声看去原来是我们班的小王同学他在我的印象中非常活跃爱动,还很任性,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哭鼻子,大事小事先哭两声,小事小到:“小王,站到队伍里面去”,他便气鼓鼓地瞪着你,如果你继续说:“请你站到队伍里面”那么这时候你准能见识到一场哭戏。可今天当我看到其他同学都进了教室时,又听到眼保健操响起的声音心急之下我还是对着小王到“上课铃声响了 就应该进班级”见他不动我便拉起的手就往教室走去可他并没有停止喊闹还不停地反复地喊着“才玩了一会会 才玩了一会会呢~” 我半拉扯着才使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位子上后他就开始了一贯的哭闹想到他平时的表现想到他家庭对他的溺爱,这一次我决定严厉一些于是我便不由分说的很严肃地“教育”起他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的,学校是一个有规章制度的地方小朋友走进学校就要按照学校的规定既然已经上课了那就应该是回到教室准备上课的我知道今天课间时间是缩短了如果你还有什么没解决的想去洗手间或者喝水你可以举手汇报,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哭闹的方式。如果没有特别需要解决的了就请你现在开始做眼保健操说完眼保健操也结束了。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我又赶紧组织孩子整队去操场上课一节课中小王又有几次违反纪律我都看在眼里适当的时候给予了一些提醒这节体育课很快结束了可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却还在脑子里我不断的回想到自己今天的行为总觉得哪里不对,两种声音在脑海里不断碰撞,一种声音说:一年级的孩子还这么小我是不是应该多点耐心温柔一些多采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来处理呢?而且我今天都没有去倾听小王同学的想法就开始了说教是不是过于武断了呢?想到小王同学平时的礼貌和可爱,受到表扬时那认真的表情,我感到自责起来。而另一个声音在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一种方式去处理,遇到这种平时习惯不好的,又生活在溺爱中的孩子就该使用更加严厉的处理方式,只要我是真心为了孩子好,孩子会明白的。。。。想到这些我更加的纠结起

 晚上在我看《卡尔.威特教育的精华解读》一书时我看到了这样的段话:孩子的行为多半是“无心之失”在成人眼里错误的行为,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孩子眼里,只是本能的行为,无所谓对错.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充分观察孩子的行为动机,对“无心之失”只需引导和纠正,而对刻意的破坏和挑衅,就需要耐心地讲道理,以理服人。看到这里我又联想到今天的这件事情,是啊开学不过短短一周的时间小王同学与我的相处也不过短短几节课虽然每节课他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小王今天的行为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为之”我并不能妄加评判对于小王同学我是该引导和纠正还是讲道理甚至再严厉点的教育,目前的我也并不能完全确定。体育课上的这件事孩子说出了事实少玩了几分钟我当时确实应该再多一点耐心,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自己一次倾听的机会,然后再去判断和处理我想今天的这件事、我所说的那段话小王同学明和理解多少我不得而知但恐怕这段话还不能使小王同学心服口福

     黄宗羲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心理学家朱智孝也曾指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做到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爱护和严格教育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塑造和美好品行的培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只有将两者结合,对孩子坚持“爱的教育”的原则,才能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往后我尽量多的给予耐心、倾听。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之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的去进行教育在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每个孩子以爱与严格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我对他的“爱”,明白我之所以严厉也只是对他做的事情的不满意。尽量做到“严爱并济”至于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则是我接下来要去学习和权衡的,我想这也是教育能否起到作用的关键之处吧!


分类:学术研究 > 教学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千慧
 打印本文 另存为Word文档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百度收藏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博主资料

学校:南京市陶行知学校
Email:1094287715@qq.com
Tel:87752120
Mobile: 保密
QQ:1094287715
日志:46篇
评论:16篇

 最新日志
三月教学反思
[内部]12月教学反思
[内部]11月教学反思
[内部]10月教学反思
《与蜜蜂的一次亲密接触》
五月教学反思
[内部]4月体育教学反思
[内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
体育组12月教学反思 王千慧
体育组11月教学反思王千慧
 最新评论
 相关日志
五月教学反思教师基本功大赛系列…
[内部]四月教学反思教师基本功…
[内部]被师傅听课
器材在武术课堂中的使用与反思
[内部]教育记事两三件
 一周热门
 最新图片
 日志索引
■『新闻速递[8篇]
■『活力校园[0篇]
■『班级在线[0篇]
■『书香校园[1篇]
■『成长平台[0篇]
■『学术研究[36篇]
■『校务行政[1篇]
■『学陶师陶[0篇]
■『教师博客[0篇]
■『关于我们[0篇]
■『精品课程[1篇]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58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