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博客 |
陈卉 4月份教学反思 ——关于阳光管理的几点感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5/12 11:17:57 作者:陈卉 点击:2431 一、阳光管理是激发正能量的管理 班主任要有阳光心态,能看到班级和学生阳光的一面,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就是班级管理可能达到的境界。切记不能着急,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心里首先要相信,相信自己的学生会越来越好,相信自己可以慢慢地改变他们、帮助他们。有了积极地心态,班主任会愿意用心去探索出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方法,并不断尝试、实践,以改善学生的行为、品质。
二、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 评价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需关注学生的责任感、文明素养、行为规范、特长和领袖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优缺点,教师不能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而要善于去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多元评价机制更好地发挥孩子的特点和优点。 比如,班主任在平时的常规及班会课上,要将多元的评价标准渗透给学生。不要一味地强调考满分、得第一。 我们班级设立了很多小岗位,卫生小老师、眼操检查员、图书管理员等等,我会悄悄观察并及时评价,对于能够认真主动地做好这些工作的孩子,我会在全班表扬,说我非常喜欢并且欣赏他们的责任心。 班级需要有自下而上的、鼓励学生发展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机制。例如积分制度,可以和学生共同商量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评价标准注意一定要涉及多方面,尽量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多元评价机制,在班级设立岗位,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争取自己喜欢的岗位,然后明确岗位职责,细化标准,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每一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是有用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珍贵的。以此激发每一个人的正能量。
三、两种不同的管理思路 1、用惩戒打击人性中的“恶”,使其不敢违规,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2、用各种方法弘扬人性中的“善”,提升其素质,用自己的“善”战胜“恶”,达到管理的目的 同一种情境,换一种说话的方式,换一种态度,也许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哦。 多用正面的、积极地语言评价孩子,少用消极的、否定的语言评价。例如,把“今天你没有做到了....”、“今天你...做得不好”换成“老师看见你今天....方面有进步,说明你可以做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明天会有更大的进步。”孩子接收到的更多的就是肯定的、积极地向上的内容,他们觉得自己被认可了,被接受了,被肯定了,他们会产生更积极地心理,激励自己不断地努力。
四、班级管理要“两条腿走路”。 规则约束 人文关怀 管理中有刚性的成分——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 但班级管理更需要“柔性”—— 学生首先是一个人,教师应当站在“人”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坚信学生是一个个活灵灵的生命,一个个不可替代的个体,具有能动性的内因。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意和行为。 乐趣是学习和生活的长效动力,因此在建立班级规则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体贴和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的。
阳光管理,需要班主任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心情以及积极的工作状态。 以我自己为例,要做到心平气和真的不容易。有时候一天工作很多很累,刚坐到办公室想要休息一下,班里孩子就接二连三地出状况,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又被孩子搅乱了;有时候看见班里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同样的事情总是做不好,自己就会很着急很委屈,想着我已经很用心很努力了,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做不好;有时候自己心态调整不好,就会不自觉地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们,甚至会对孩子们发脾气...可是每次这样之后,自己都会很后悔,因为他们毕竟还仅仅是一年级的孩子,很多事他们做不好难道不可以被理解吗?更何况,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在自己和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疤。 相反,如果我的心态很平和,内心很阳光,我会把我的正能量带给孩子们,也更容易发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孩子们都希望被肯定被表扬,获得了赞许的他们也会更加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由此我就想到,在生活和工作之余,当我们在不断地忙碌和向前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反思自己和孩子们相处过程中的言行,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思考与成长的内省过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源泉,因此,“阳光管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心态和职业素养,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用理论指导实践,以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我们的班主任工作。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6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