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辰博客 |
关注教学目标,关注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1/6 17:32:02 作者:毛雨辰 点击:844 【问题描述】 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它是在一年级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为四年级学习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做铺垫。例1呈现的是两张在教室里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我在教学的时候直接同伴互相核对答案,很快就过去了,例2主要教学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进行观察活动,我也只是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找出关键的部位就结束了。接着就是大量的习题,让学生从不懂到似懂非懂,再到好像懂了,最后真的理解了。但是整节课就是静悄悄。 【成因分析】 1、忽视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特别是像这样观察物体的课更是如此,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之后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获得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不明确 观察物体到底教什么,如果在课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最后孩子也会被绕进去。观察物体就是通过各个角度去观察物体,从而得到物体的特征。能力目标就是学生能够把看到的物体特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学会在脑中想象在各个角度观察出来的物体是什么样的。情感目标不能忘记。能够在课上通过同伴合作,互相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并且能够淡定的面对课上别人的质疑。 3、忽视人的发展 有的时候,数学课会特别注重知识的教学,关注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到知识,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学到了什么,除了学习到了知识点之外,情感上有没有发展?知识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数学逻辑思维要得到发张,数学情感也要有涉及。 【对策建议】 1、 根据课的不同设计活动 计算课型不需要太多活动,而像这样的观察物体的小单元课型,设计各种活动更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由来,进而理解整个知识点,并且在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求知欲,让学生更喜爱数学。 2、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自己要明确,我认为在课上也要渗透进去,让学生能够了解整节课自己要学习什么,这样回家巩固的时候就回忆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 3、 多思考 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归根结底,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丰满,每次的想法没有理论知识做支撑就会显得很单薄,而且我认为自己的思考没有深度,总是会纠结于一些小事情,小细节,却忽略了大的方向。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10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