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雯博客 |
追寻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息 |
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10/26 14:28:47 作者:韩静雯 点击:1287 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韩静雯 乘加、乘减计算,是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列出乘加算式,说出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随后“试一试”以例题为例,继续引导学生列出乘减算式,并结合情境图说一说运算顺序。 问题描述: 1、预习作业
孩子在课堂上呈现的算式多是4+4+4+1或者3×4+1;4×3+1,并不能结合图列出乘减算式4×4-3 2、结合图意说说运算顺序。 孩子在结合图意的时候,能够说出加法算式,乘加算式的意思,乘减算式说的时候有点困难。 3、结合图,列出乘加、乘减算式,孩子不是太明确。 根据图的提示,不难列出乘加算式。在列乘减算式的时候,让孩子明确先把后面的2个橘子凑成5个橘子,然后再还掉3个橘子。也就是说先算5个5相加的和,再减去3.
4、说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在我的教学进入到练习的时候,我让孩子说一说运算顺序,没有一个孩子不会算,全部可以掌握。然后我顺势问了一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原因是什么吗?孩子顿时就目瞪口呆了,有的说爸爸妈妈教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的说之前就是这样算的。2年级的孩子模仿性极强,他们能够明白题目是怎么算出结果,可是光知道这个有用吗?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教孩子为什么这样算,而不是怎么很快算出结果。 解决策略: 1、预习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看书的基础上,能够列出4+4+4+1或者3×4+1;4×3+1。之后结合“试一试”,尝试列出4×4-3.但是由于预习作业提的要求不明确,所以孩子都没有列出4×4-3。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知,需要上课重新引导。对此有2个解决方案: (1)明确预习作业要求。 看书自学P31例7,结合试一试,说一说你能用哪些方法帮助小男孩解决问题?结合图意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先算的是( ),再算( )。 4×4-3在这幅情境图中表示的意思是什么?你能看明白吗? (2)把4×4-3当做新授知识,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方法,掌握算理。 4×4-3其实是把最后鱼缸里的鱼先看做也有4条鱼,也就是先算4个4相加,接着减去借来的3条鱼。在这里可以及时补充习题“想想做做”1,让孩子列乘加、乘减算式计算,及时巩固。 2、引导学生掌握算理。 孩子模糊知道这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者减法。可是你问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吗?孩子会瞪着大大的眼睛告诉你不知道。这就要从乘法本身的意义去解释。乘法实际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为了简便,把4+4+4写成了3×4。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先把3个4相加,也就是说先求3个4相加的和,所以在这样的乘加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乘减算式也是如此。 可以举例让孩子更清楚的明确这样做的意图。如99×14-3,我们要是写成99个14或者14个99相加,就会很繁琐。所以我们写成了乘法算式,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这样的乘法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再减去后面的结果。 在学生掌握这个的基础上,像3+4×2=这样的算式孩子也可以轻松解决了。虽说教材对这样的算式不做要求,不过稍微渗透一下,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做什么,而是教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在接下来的数学课,我一定从源头出发,更细致清楚的去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